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300字。

  2013年高考宝安区语文学科考前演练题
  (2013.5)
  使用说明
  一、本资料依据2013年高考(广东卷)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及对相关信息的研究而编制,供本年度高考前冲刺阶段复习使用。
  二、各校应根据本校备考实际选用本资料,有的可供学生练习,有的仅供学生阅读。
  三、为突出重点,本资料仅命制 “文言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运用”和“作文”部分的练习题,其它内容自行补充。
  四、本资料由于受时间、水平能力等诸因素限制,难免有误,使用前请教师先审读之。
  文言文阅读题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与陈留阮籍、籍兄子咸、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特相友善,号竹林七贤。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
  阮籍为步兵校尉,其母卒,籍方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毁瘠骨立。居丧,饮酒无异平日。司隶校尉何曾恶之,面质籍于司马昭座曰:“卿纵情、背礼、败俗之人,今忠贤执政、综核名实,若卿之曹,不可长也!”因谓昭曰:“公方以孝治天下,而听阮籍以重哀饮酒食肉于公座,何以训人!宜摈之四裔,无令污染华夏。”昭爱籍才,常拥护之。
  阮咸素幸姑婢;姑将婢去,咸方对客,遽借客马而追之,累骑而还。
  刘伶嗜酒,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而往,必欲殴之。伶顾而笑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曰:“死便埋我。”当时士大夫皆以为贤,争慕效之,谓之放达。
  王戎女适裴氏,用匮,女为贷钱一万,久而不还,女归,戎色不说,遽还钱,乃释。
  嵇康善锻,向秀为之佐,相对欣然,傍若无人。钟会方有宠于司马昭,闻嵇康名而造之,康箕踞而锻,不为之礼。会将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遂深衔之。
  山涛为吏部郎,举康自代。康与涛书,自说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昭闻而怒之。康与东平吕安亲善,安兄巽诬安不孝,康为证其不然。会因谮“康尝欲助毌丘俭,且安、康有盛名于世,而言论放荡,害时乱教,宜因此除之。”昭遂杀安及康。康尝诣隐者汲郡孙登,登曰:“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十》卷七十八,有增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宜摈之四裔                     裔:边远地区
  B.遽还钱,乃释                   释:解除
  C.闻嵇康名而造之                 造:到,往
  D.遂深衔之                       衔:怀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公方以孝治天下          ②鸡肋不足以安尊拳
  B.①籍方与人围棋            ②康与涛书
  C.①以重哀饮酒食肉于公座    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D.①康箕踞而锻              ②而言论放荡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竹林七贤”言行“放达”的一组是(3分)
  ①居丧,饮酒无异平日              ②吐血数升,毁瘠骨立
  ③鸡肋不足以安尊拳                ④死便埋我
  ⑤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⑥箕踞而锻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竹林七贤”常纵酒轻礼。阮籍在居母丧时都能饮酒过度,遭到何曾的强烈反对;而刘伶居然走到哪就喝到哪,让人带着铁锹跟着,醉死就随便埋了算了。
  B.“竹林七贤”喜率性而为。阮籍听到母亲死讯后仍要坚持下完棋;阮咸肯为一喜欢的奴婢,而抛下正在陪的客人;王戎更是为女儿借钱还钱之事喜怒形于色。
  C.“竹林七贤”敢蔑视权贵。面对权贵钟会的造访,嵇康、向秀不停下打铁的活儿去以礼接待;山涛更是为激怒司马昭而与嵇康通信讥讽轻视商汤、周武。
  D.“竹林七贤”为世俗不容。何曾就认为阮籍居丧饮酒就是挑战孝道,主张将他逐出华夏;钟会为嵇康的无礼而耿耿于怀,便借嵇康言论扰乱政教,使之惨遭杀害。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姑将婢去,咸方对客,遽借客马而追之,累骑而还。(3分)
  (2)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而往,必欲殴之。(3分)
  (3)王戎女适裴氏,用匮,女为贷钱一万,久而不还,女归,戎色不说。(4分)
  【参考答案】
  1.B。(释:喜悦,高兴。根据上文内容,女儿借王戎的钱,久而不还,是“不说”,即不高兴,后“还钱”了,才高兴。所以“释”可推断为“高兴”之类的意思。A句下文有“无令污染华夏”之句,“华夏”为“中原”之地,与“裔(边远地区)”相对,故解释通顺;C句下文有“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之语,“造”与“去(离开)”相对;D句在钟会受到嵇康无礼言行之后,“衔”解释为“怀恨”亦通)
  2.C。(A项①句“以”,作介词,意思是“用”;②句“以”,作动词,意思是“可以”。B项①句“与”,作连词,意思是“和”;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