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17题,约12500字。  鞍山一中2015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
  命题、校对:姜长红
  第Ⅰ卷    阅读题
  注意:
  单项选择题的答案按照题号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其他各题按照题号顺序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与其他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璀璨的书法艺术来自人类对美的不懈追求。我们的祖先以汉字的形式美为基础,结合他们对于自然美、生活美的感悟,创造了具有无限魅力的书法艺术。
  《易经》里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也就是说:上古时代,人们是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来帮助记忆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这种过于简单的原始记事方式显然不能够满足需要,于是,“书契”——也就是文字,应运而生了。
  关于汉字的创造者,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一个是“伏羲造字”,一个是“仓颉造字”。伏羲氏,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史记》与《韩诗外传》等史籍中都说:研制出八卦的伏羲氏,也是文字的创制人。仓颉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他是黄帝时代的一个史官。《述异记》与《淳化阁帖》等史籍中记载:仓颉与另一个名叫沮诵的史官一起“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三字经》、《百家姓》还没有问世的时候,儿童的启蒙读物只是秦代李斯等人写的《仓颉篇》,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四字一句,两句一韵,很便于诵读。因此,“仓颉造字”之说比“伏羲造字”之说更为流行。实际上,汉字不可能是一人、一时创造出来的,而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仓颉不过是对于前人的创造做了一些总结和提高。当然,他的总结和提高是有极其重要意义的贡献,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里程碑。
  创造文字是为了使用,并不是一种艺术活动。但我们的祖先具有很强的审美观和高度的艺术才能。从“仰韶文化”遗址与“龙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来看,古人在陶器上面绘制的图画是很美的,图案、花纹十分精致,飞翔的鸟、击水的鱼、奔跑的鹿更是栩栩如生。“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正是汉字产生的时代。具有非凡智慧的中国古人,不仅在制造器皿时充分运用了他们的审美观和艺术才能,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也是非常讲究审美的。
  汉字的美,来自古人对自然万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会。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说,仓颉是“依类象形”而创造文字的。“类”,这里指自然万物。许慎的意思是:仓颉依照自然万物的形象创制了文字。唐代的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说得更具体了,仓颉“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张怀瓘的意思是:“仓颉上观日月星辰的运行,下看龟背的花纹与飞鸟的姿态,广泛地采集各种事物的美,把它们综合起来而创造了文字。”汉字是“博采众美”的结晶,每一个汉字都是审美的产物。
  同样,书法艺术也是“博采众美”的结晶,是审美的产物。人之初,“古文”与“籀文”虽然只是记事符号,但是,当我们的祖先在龟甲、兽骨与石头上面刻写文字的时候,在陶器、青铜器上面铸刻文字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地运用他们的审美观和艺术才能,使文字的书写从一开始就具有相当的艺术性。随着文字的发展和演化,文字的书写越来越讲究,终于成为一项专门的艺术。
  (节选自《博采众美:书法文化与成语》,有删改)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书法艺术的美,是书法家在汉字本身形式美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自然、生活的独特审美感悟和艺术才能创造出来的。
  B.用绳子打结是极为简单的原始记事方式,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创制文字以替代结绳,在人类文明史上意义深远。
  C. “伏羲造字”“仓颉造字”都只是关于汉字起源的神话传说,伏羲、仓颉都是臆造出来的人物,汉字的真正创造者应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D.汉字出现于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中国古人已经具有很强的审美观和高度的艺术才能,在创造的时候,他们依类象形,博采众美。
  2.下列有关汉字及书法艺术内容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汉字的创制,既出于实用目的,还源于审美要求。正因为汉字创制者在创制汉字时十分讲究审美,故而汉字本身就具有先天的形式美。
  B.在汉字的发明史上,仓颉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他对前人创制出来的文字作了一番总结和提高,“依类象形”,赋予汉字以真正意义的形式美。
  C.书法艺术始于汉字的形成阶段,伴随着汉字的发展和演化,书法艺术逐渐系统完善,最终退出实用领域,独立发展成为中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D.汉字能够演变为一门书法艺术,主要是得益于它的“博采众美”。无论是创制者,还是书写者,都将自己对自然与生活的审美感悟融汇其中。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仓颉造字”之说比“伏羲造字”之说更流行,主要是因为众多童蒙读物用了便于诵读的文字讲述了仓颉造字的故事。
  B.古人在陶器上面绘制的图画是很美的,这证明了我们的祖先有着非凡的智慧,具有很强的审美观和高度的艺术才能。
  C.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来自人类对于自然美、生活美的不懈追求,汉字书法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就是源于创造者的审美感悟。
  D.严格来说,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并不是汉字,而是一些用于记事的刻画符号;但这些符号也是“博采众美”的产物。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共 19 分)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进士及第,通判泗州。濠守给士卒廪赐不如法,声欲变,守惧,日未入,辄闭门不出。转运使檄抃摄治之,抃至,从容如平时,州以无事。
  知益州。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抃以身帅之,蜀风为变。穷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识使者,抃行部无不至,父老喜相慰,奸吏竦服。知虔州。虔素难治,抃御之严而不苛,召戒诸县令,使人自为治。令皆喜,争尽力,狱以屡空。岭外仕者死,多无以为归,抃造舟百艘,移告诸郡曰:“仕宦之家,有不能归者,皆于我乎出。”于是至者相继,悉授以舟,并给其道里费。召为度支副使,进河北都转运使。有诏募义勇,过期不能办,官吏当坐者八百余人。抃被旨督之,奏言:“河朔频岁登,故应募者少,请宽其罪,以俟农隙。”从之。坐者获免,而募亦随足。知成都,以宽为治。抃向使蜀日,有聚为妖祀者,治以峻法。及是,复有此狱,皆谓不免。抃察其无他,曰:“是特酒食过耳。”刑首恶而释余人,蜀民大悦。会荣諲除转运使,英宗谕諲曰:“赵抃为成都,中和之政也 。”神宗立,召知谏院。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未几,擢参知政事。抃感顾知遇,朝政有未协者,必密启闻,帝手诏褒答。
  以大学士复知成都,因乞以便宜从事。既至蜀,治益尚宽。剑州民私作僧度牒,或以为谋逆告,抃不畀狱吏,以意决之,悉从轻比。谤者谓其纵逆党,朝廷取具狱阅之,皆与法合。茂州夷剽境上,惧讨乞降,乃缚奴将杀之,取血以受盟。抃使易用牲,皆欢呼听命。
  抃长厚清修,人不见其喜愠。在官恪职,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以告于天,不可告,则不敢为也。平生不治资业,施德茕贫,盖不可胜数。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尤为世所称道。宰相韩琦尝称抃真世人标表,盖以为不可及云。
  (《宋史》卷三百一十六 列传第七十五 赵抃)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转运使檄抃摄治之                        檄:发公文
  B.河朔频岁登                      登:欠收
  C.抃使易用牲,皆欢呼听命         易:替换
  D.施德茕贫                                茕:孤单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赵抃为官尽职的一项是(  )(3分)
  ①日未入,辄闭门不出②从容如平时,州以无事③抃行部无不至,父老喜相慰④刑首恶而释余人,蜀民大悦⑤朝政有未协者,必密启闻⑥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以告于天
  A .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