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980字。
拈连
【定义】
拈连是甲乙两事物连着说时,顺势把原来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巧妙地连用到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格。拈连又称“顺连”。
【要素】
拈连格中的甲乙两事物,一般甲事物是具体的,乙事物是抽象的。拈连词就是在甲乙两事物中被移用的词语,它是拈连修辞格的基本要素。
【种类】
按照移用词语的本义(本用)和临时义(拈用)的位置不同,拈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甲事物在前,乙事物在后;一种是乙事物在前,甲事物在后。按照本用和拈用在上下文里出不出现,又可以将拈连分为单项式和双项式两类。
【特征】
1.甲乙两事物连说时,具体的甲事物和拈连词放在前面,抽象的乙事物和临时义放在后面。如:
①我们默然的对着,静听那汩——汩的桨声,几乎要入睡了;朦胧里却温寻着适才的繁华的余味。我那不安的心在静里愈显活跃了,这时候我们都有了不足之感。而我的更其浓厚。我们却又不愿回去,于是只能由懊悔而怅惘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惘了。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怅惘”是人的一种情绪,它不是实物,无影无踪,船怎么能满载它呢?作者运用拈连修辞格,把“载”字拈来巧妙地与“怅惘”联结在一起,显示了怅惘之多之深,船载着满怀怅惘之人,也就是满载怅惘了。移用词语“怅惘”在“于是只能由懊悔而怅惘”中是本用,在“船里便满载着怅惘了”是拈用,所以是甲事物在前,乙事物在后。
②水调数声持酒听,午睡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悠悠空记省。
(宋•张先《天仙子》)
“午睡醒来愁未醒。”意思是:“午睡后人醒来了而愁却未醒。”午睡醒是说人醒,是具体的事物,“醒”字很适用,而“愁”是人的一种情绪,它只是临时拈过来借用的。所以也是具体的甲事物放在前,抽象的乙事物放在后。这是通常用的一种拈连手法。
2.甲乙两事物连说时,抽象的乙事物和临时义放在前面,具体的甲事物和拈连词放在后面。如:
不挣学问只挣钱,不爱识字喜钞票。这个思想从哪里来的?
(张黎群《领袖•良师•朋友》)
作者将本来只适用于“钱”的“挣”字拈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