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1410字。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孱弱(chán)       薄饼(bó)        捋胡子(lǚ)        海市蜃楼(shèng)
  B.狩猎(shòu)       乖觉(jué)       一撮毛(zuǒ)       阒无一人(qù)
  C.踏实(tā)         巢穴(xué)     撩一下(liáo)      扛鼎之作(gāng)
  D.不啻(chì)        痉挛(jìng)      搽香粉(cā)        一模一样(mú)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个镇子也和前两个镇子一模一样,只是在镇子的广场上麋集着一群人。在炎炎的烈日下,乐队正在演奏一支欢快的曲子。镇子的另一端,是一片贫瘠龟裂的土地。
  B.《人在囧途之泰囧》拿下12亿票房后,徐峥可谓一鸣惊人,对于外界最关注的《泰囧》分帐,他回应“反正是跑不掉的”。
  C.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在我蒙眬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他们全是些男男女女的幽灵,不存在的东西,都不会在统计的未来完成式中一起过桥了。
  D.着装得体、高雅大气的的彭丽媛随着习近平主席甫一走出机仓,便赢得全世界媒体的一致褒扬,各网络、电视平台已然满屏尽是“丽媛风”。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瑞典文学院在11日的一份新闻公告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熔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官世界。
  B.元朝统治者的统治手段过于粗放,内部纷争严重,政治秩序混乱,地方势力尾大不掉,元朝帝国政治制度运转效率低下。
  C.作为历史剧,《楚汉传奇》在剧情上过于天马行空,不具备史实的大致轮廓,观众心中难免会打个问号。
  D.一些人的散文是形散而神更散,以至于把一个好好的文学体裁搞得没有一点文学的味道,读之便味同嚼蜡,不忍卒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辛晓琪在《我是歌手》的节目中首度出场就以一首《领悟》震撼全场,演唱时还因为情绪激动而当场哽咽,令现场观众为之动容,甚至泪流满面。 
  B.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2年年度人物”评选通过网络投票或邮寄,在候选人当中,推出观众心目中的2012年“感动中国”的代表人物。
  C.央视记者“你幸福吗?”的随机采访,有人直言不讳“我幸福!”,有人则调侃道“我姓曾!”,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与追捧。
  D.如果说原来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让广大务工者因为担心“饭碗”不保而不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话,那么今年浙江省多地劳务工紧缺的状况则为劳务工有效维权提供了机遇。
  5.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二则材料的内容。(2分)
  材料一:很多年前,复旦大学老校长、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就曾表示,如果哪一天复旦大学能够自主招生的话,我第一天先考语文,如果语文不及格,就不用再参加其他的考试了。
  材料二:日前,上海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语文在其中四所高校中成了不考科目。对此,校方给出的解释是:不是因为语文不重要,而是为了减轻考生负担;自主招生考试并非高考,功能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
  不知道鸟叔的《江南style》?你out了!《Nobody》已是浮云,《最炫民族风》也过时了。如今神曲界的当红炸子鸡,是一首叫做《江南Style》的韩国舞曲。它的网网络点击数已超过4亿次,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首歌还在全球引发了一股改编狂潮,出现了“奥巴马竞选Style”、“美国海军Style”、“南京Style”、“周星驰Style”、“客家话Style”甚至“台中Style”等多个版本。
  对于这首歌的成功,有人认为是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成就了《江南Style》,有人认为所谓的神曲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昙花一现,也有人认为流行文化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复制,《江南Style》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成为流行文化中的一个记忆符号。
  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用最简洁的语言阐述理由。(不超过8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18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共6分,每小题2分)
  “纯粹”觅得“好声音”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