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1400字。
湖南省重点中学2013届高考模拟卷(一)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溃脓(huì) 巷道(hàng) 掮客(qián) 久假不归(jiǎ) 解铃系铃(xì)
B.辟邪(bì) 胡同(tòng) 门槛(kǎn) 量体裁衣(liàng) 怙恶不悛(qūn)
C.泥古(ní) 炮制(páo) 缙绅(shēn) 半身不遂(suí) 斩将搴旗(qiān)
D.讣闻(fù) 歼灭(jiān) 侪辈(chái) 同仇敌忾(kài) 彰善瘅恶(dān)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866年,32岁的皮日休踌躇满志,一路风尘仆仆,赶到京城长安应考,大腹便便的主考官见他奇貌不扬,眼睛不对称,就讥笑他,皮日休立即反唇相讥。
B.华而不实、言而无信的官方套话,是浸淫着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陈词烂调,不解决实际问题,它们就像银样镴枪头,徒有其表,实际上不中用。
C. 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言中肯肇,他语重心长地指出,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十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这尤其振聋发愦、发人深省。
D.4月,面对四川卢山卒不及防的苦难与悲伤,国人戳力同心、马不停蹄地弛援,但当下最需一条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理性救援,热血才能换来生命的奇迹。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虽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民间只能等闲视之,相反,从此次雅安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灾难与各地民众休戚相关。前方行动,后方守望,已来不及收拾心情,有关灾难的各种信息便纷至沓来,它们需要我们去甄别,去善待,更需要我们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予善意的襄助。
A.等闲视之 B.休戚相关 C.纷至沓来 D.襄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及集中配餐企业在采购和加工环节的规范性,顺义区卫生监督所加大了对各单位的监督检查。
B.中国本土作家首获诺贝尔文学奖,不仅代表着蕴含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中国文学已走向世界,更标志着以莫言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登上了世界文学之巅。
C.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梦想已经含苞待放,但最终能否结出硕果,还取决于我们选择正确的城镇化道路。
D.老教授在四川雅安卢山灾区语重心长地叮嘱老师:学生志愿的高远与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填空题3分;断句题3分)
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知性论(节选)王夫之
①言性者皆曰吾知性也。折之曰性弗然也,犹将曰性胡弗然也。故必正告之曰:尔所言性者,非性也。今吾勿问其性,且问其知。知实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实,皆不知也。言性者于此而必穷。目击而遇之,有其成象,而不能为之名,如是者于体非芒然也,而不给于用。无以名之,斯无以用之也。习闻而识之,谓有名之必有实,而究不能得其实。如是者执名以起用,而芒然于其体,虽有用,固异体之用,非其用也。
②夫二者则有辨矣。知实而不知名,弗求名焉,则用将终绌。问以审之,学以证之,思以反求之,则实在而终得乎名,体定而终伸其用。此夫妇之知能,所以可成乎忠孝也。知名而不知实,以为既知之矣,则终始于名,而惝怳"(chǎng huǎng)以测其影。斯问而益疑,学而益僻,思而益甚其狂惑,以其名加诸迥异之体,枝辞日兴,愈离其本。此异同之辨说,所以成乎淫邪也。
③夫言性者,则皆有名之可执,有用之可见,而终不知何者之为性。盖不知何如之为知,而以知名当之,名则奚不可施哉?谓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