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个20题,约11470字。

  泉州市2013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做选做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
  (2)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3)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固时俗之工巧兮,                                。(屈原《离骚》)
  (5)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张京江①遗事
  [清]葛虚存
  京江风度端凝,为清朝第一。故乾隆南幸,尝御书此四字,以颜其闾,父老至今犹传为佳话。殊不知公之生平,固不独以度胜,其器量亦实有大过人者。
  幼时攻制艺,尝诵公“不患不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文,至束股(曩时制艺有八股,或六股,其篇末二股,谓之束股)“不受朝廷不甚爱惜之官,亦不受乡党无足重轻之誉”二语,辄信公人如其文,具此胸襟,安得不光国而迈种②耶?
  与公入词林③时,府中有一力④,年已老矣。某年,公归自京师,晨兴诣斋,执卷坐此,力入洒扫,率呼曰:“玉书且起,为徙别室待之。”事已而后,入不少怪也。其徒语力曰:“相公今贵矣,汝犹当束发受书时而名之耶?”力闻之,爽然⑤。翌日,遇公则改貌,而称谓亦如仪,公愕然诘之曰:“谁教汝者?”力曰:“闻礼应如是,觉昨非而今是耳。”公太息曰:“是何黠物,斫汝天真矣。”
  又公入相时,其府垣外有隙地,邻有兴作者越用之,家人与之争,则不听,将怒而鸣诸县,先以书驰白公,公还笺曰:“千里来书止为墙,让他几尺也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呜呼!此二者,皆琐事也,然富贵人处之,鲜有不怒其侮己者,而公之有容乃如此,今尚可得其人哉!
  传闻公之辅政也,日入值,一日上问曰:“天下以何物为最肥,何物为最瘦乎?”有满大臣抢白曰:“莫瘦于豺狼,莫肥于猪羊。”上顾问公曰:“张蛮子(清初称南人往往以此),汝谓何如?”公曰:“臣以为莫肥于春雨,莫瘦于秋霜耳。”上太息曰:“此真宰相语也!吾满臣中能及此哉?”   (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
  (注)①张京江:名玉书,江苏镇江人,康熙时任宰相。②迈种:行德种仁。③词林:翰林院的别称。④力:仆人。⑤爽然:茫然若失的样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固不独以度胜       固:坚决
  B.曩时制艺有八股    曩:以前
  C.公愕然诘之曰       诘:追问
  D.上顾问公曰          顾:回头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能直接表现张京江“器量亦实有大过人者”的一组是(3分)
  ①亦不受乡党无足重轻之誉  ②晨兴诣斋,执卷坐此  ③事已而后,人不少怪也
  ④千里来书止为墙,让他几尺也何妨  ⑤鲜有不怒其侮己者  ⑥此真宰相语也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写张京江风度端庄凝重,得到乾隆的肯定,为下文写其器量过人作铺垫。
  B.张京江志向高远,在他小时候写的文章中就有所体现,作者称赞他“人如其文”。
  C.在回答康熙关于“肥”“瘦”的问题时,张京江独到的见解,得到了康熙的赞赏。
  D,本文叙评结合,既着力于生动的细节描写,也善于通过精当的评价来表现张京江。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闻礼应如是,觉昨非而今是耳。(3分)
  译文:                                                               
  (2)而公之有容乃如此,今尚可得其人哉!(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6分)
  [中吕]喜春来•秋夜
  [元]李致远①
  月将花影移帘幕,风怒松声卷翠涛,呼童涤器煮茶苗。惊睡鹤,长啸仰天高。
  (选自《全元散曲》)
  (注)①李致远:名深字致远,一生不得意。
  (1)请简要赏析“月将花影移帘幕”的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