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40字。
审题全面与准确 立意稳妥与深刻
——比喻性材料审题与立意训练(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新材料作文题目以及比喻性材料题目的特点。
2.掌握比喻性材料审题全面与准确,稳妥立意的方法。
3.在立意稳妥的基础上,找准角度,力求立意的深刻。
一、了解新材料作文题目以及比喻性材料题目的特点。
(2012广东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只给材料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
材料的类型有事实性(客观事实、比喻类)材料、观点材料、 图画图片类等。
二、掌握比喻性材料审题全面与准确,稳妥立意的方法。
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第一步:概括材料大意。(人物 事情 起因 经过 发展 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找到材料里含有比喻义的关键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还原到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生、现实社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