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20字。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本段前四句综合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试加以分析,并说明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用“天上来”的夸张手法,写出了黄河水的宏大永恒,又用“朝如青丝暮成雪”写出了人生的短暂,同时又用前者反衬后者,进一步突出人生的纤弱渺小。这样开头就营造了一个气势浩大的悲伤氛围。两个“君不见”是呼告的手法,同时形成排比。以“黄河之水”开头,引出对人生的感慨,是起兴手法。
2.有人认为文中“人生得意须尽欢”一句含有享乐主义的思想,因此应加以否定,你是怎样认为的?试谈一下你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作者的激愤之词,因为正直的他一生中基本上未曾“得意”过,因此他想用酒来解脱自己,这虽有消极成分,但是情有可原。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作者思想中“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乐观,不能因此一点就否定李白的思想。
3.诗中运用陈王曹植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因为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借酒浇愁,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地就死去了。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作者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
4.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篇大起大落,诗情亦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作者“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于是借酒抒情,抒发了对世态的愤懑不平之情,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被重用于世的积极人生态度。
二、语言运用
5.下面这段话有多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挑出三处并加以改正。
①《蜀道难》着力描绘了蜀道的艰辛恐怖,②但我们读完之后,不但不感到害怕,为诗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③这是为什么呢?④从描写对象来说,⑤蜀道虽然具备艰难万险,使人害怕,⑥但又具有雄壮美的特点,在诗人笔下,⑦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更形成一种诱人的魅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