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2380字。

  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四单元综合检测试题(二)
  (说明:本试卷共24小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央浼/分娩  溺爱/匿名  剽窃/虚无缥缈
  B.栖息/攲侧  契约/楔子  潜力/扭转乾坤
  C.倩影/天堑  俏皮/峭拔  怯弱/扶老挈幼
  D.钟磬/磐石  诺言/偌大  朔方/追本溯源
  解析:选D。D项,分别读qìnɡ/pán,nuò/ruò,shuò/sù;A项,分别读měi/miǎn,nì,piāo;B项分别读qī,qì/xiē,qián;C项,分别读qiàn,qiào,q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阿育王塔用泡钉将银鎏金皮铆接在木质内托的表面,塔身上的精美图案由当时的工匠在鎏金蒙皮上锻制而成,如此精密复杂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B.相信只要有踌躇满志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一抓到底的作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当前的困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取得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胜利。
  C.近几年来,某市大型商场营业面积大幅增加,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D.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矛盾,我们党员干部要善于削足适履,以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
  解析:选A。A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B项,踌躇满志:对自己的现状或者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不能形容精神,使用对象错误,根据语意可用“志在必得”;C项,僧多粥少:比喻供不应求,难以分配,此处应改为“供大于求”;D项,削足适履:指脚大鞋小,为了穿上鞋而把脚削去一块,比喻无原则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客观条件生搬硬套,这里误用作了褒义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印尼火山学家斯万蒂卡认为,默拉皮火山可能在长时期内多次小规模喷发。按照他的说法,尽管无法排除大规模喷发的可能,它也可能长期“缓慢喷发”。
  B.目前我国农村户籍有不少地方远比城市户含金量高,不能一股脑地取消农村户口,农村转非户口还是应该尊重农民意愿。
  C.科学发展观是在吸取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包括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D.对这种不愿消费的心理,各国商家只好开展名目繁多的促销:法国春天百货推出各种优惠卡让顾客凭卡享受折扣,美国的一些商家索性24小时营业。
  解析:选C。A项关联词错误,把“也”去掉,在它前加“但”;B项语序不当,把“农村户籍”和“有不少地方”颠倒一下;D项成分残缺,应在“促销”后加“活动”。
  4.依次填入下列画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艺术是“文明的生活的纪录与赞颂”。__________艺术也一直是文明的象征。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文明,都创造出属于自身的辉煌艺术。
  ①按照摩尔根的看法,文字、铁器与礼仪是文明时代的三大标志。
  ②但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原始艺术就已相当成熟,如我们在原始洞穴中所见到的那些壁画。
  ③从发生学角度看,艺术的出现早于文明时代的到来。
  ④这些壁画还成为现代艺术家如毕加索等竞相模仿的对象。
  ⑤这些壁画不仅真实地记录下原始人的生活,本身也是一种成熟艺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④③
  C.③①②⑤④         D.②①③⑤④
  解析:选C。根据文章本身的逻辑关系,首先是艺术,然后抓关键词“不仅……还”,得出答案。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2011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注】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莫窥。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拔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吴玉守之。
  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