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7670字。
南京市联合体2013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3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三人行, ▲ 。 (《论语》)
(2)苔痕上阶绿, ▲ 。 (刘禹锡《陋室铭》)
(3)晨兴理荒秽, ▲ 。 (陶渊明《归园田居》)
(4)忽如一夜春风来, ▲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安得广厦千万间, ▲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8) ▲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 ▲ , ▲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祈祷(qǐ) 鞠躬(jū) 更胜一畴(chóu)
B.羁绊(bàn) 粗犷(kuàng) 相形见拙(chù)
C.亘古(ɡèn) 荒谬(miù) 味同嚼蜡(jiáo)
D.酝酿(liànɡ) 谙哑(yīn) 叱咤风云(zhà)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 ▲ )(2分)
A.虽然四川雅安发生了强烈地震,但我们相信四川人民还会一如既往的坚强。
B.如果不修水利工程,这些平原地带一旦遇到严重灾害,后果不可思议。
C.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唯分数论”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仍然根深蒂固。
D.南京亚青会组委会别出心裁地进行火炬网上传递,体现了低碳、节俭的办会理念。
迎接青奥会,做好小主人。王刚是青奥会的一名志愿者,请你帮他完成下列任务。
【亲近南京】
4.王刚向来宾介绍南京的文化古迹,下面是他的介绍词,请你帮他修改。(3分)
由于南京历史古迹久负盛名,使很多游客慕名前来。南京文化古迹遍布,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历史风云变幻:中山陵似屏障般巍然耸立,显示浩气长存; 明城墙如高山般曲折绵延,道尽王气沧桑;秦淮河 ▲ ,吟唱昔日繁华。
(1)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
(2)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使之跟前两句构成排比句式。(2分)
▲
【献礼世界】
5.王刚要给来参加南京青奥会的外国朋友献礼。请你帮王刚从下面几幅书法作品中选择一幅作为礼物,并参照示例,从字体、形态、意蕴三个角度说说选择这份礼物的原因。(3分)
(宁) (乐) (梦) (龙)
示例:我选“宁”字,这幅书法是行书,形态俊秀,可以表达南京人民祝愿外国朋友生活安宁祥和之意。
我选 ▲ 字, ▲ 。
【感受文化】
6.古都南京,人文荟萃。古往今来,文人雅士们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如刘禹锡、杜牧、孔尚任、吴敬梓、曹雪芹……请你任选其中三位,写出他们与南京相关的作品名称,跟王刚一起感受南京的文化底蕴。(3分)
示例: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1) ▲ (2) ▲ (3) ▲
二(43分)
16.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1题。(16分)
【古诗阅读】
7.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①,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碧砌:青石台阶。
(1)这首诗末句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是 ▲ 。(1分)
(2)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首句写“乱烟”,既是形容夜里雾气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惶恐不安。
B.次句中“飞月”一词,既表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当时产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