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60个字。
《行道树》相关资料
天津市第三十五中学康健
一、作者简介:
张晓风,笔名有晓风、桑科、可叵,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江苏铜山人。八岁后赴台湾,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香港浸会学院,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
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
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曾得过吴三连,中山国家文艺奖,当选过十大杰出女青年。
二、写作背景:
《行道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作者将目光投注到平凡而普通的物象──行道树的身上,赋予它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用平实而富有感情的语言,道尽了作为奉献者的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路历程。全文466个字,却蕴涵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与感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新鲜感受和深刻体验。
三、文学常识:
散文。
四、语言积累:
1.生字注音
堕落(duò)牙龈(yín)贪婪(lán)冉冉(rǎn)繁弦急管(xián)
2.形近字辨析
堕duò(堕落)
坠zhuì(摇摇欲坠)
3.多音字辨析
(jī)奇数(jǐ)供给(xíng)行道树(shěng)节省
奇给行省
(qí)奇怪(gěi)送给(háng)行列(xǐng)反省
4.词语解释
【贪婪】贪得无厌,不知足。
【堕落】沦落;流落;指思想行为趋于下流。文中是第一种含义。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冉冉】形容事物慢慢变化或移动。
【繁弦急管】管弦之音繁密而急促。
5.词义辨析
【孤独 孤单】
“孤独”强调独处,含有不可能有人或不愿找别人同自己相处在一起的意思,一般不能重叠使用。而“孤单”强调只身、单一,有寂寞可怜的意思,可以重叠。
《行道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行道树奉献者的形象;辩证地理解行道树的“忧愁和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整体把握课文,反复朗读,感知内容,领悟文章中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行道树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反复朗读,感知内容,领悟文章中心。
教学难点:
文中的哲理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 予我们”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一)漫步于繁华的都市,徜徉在宁静的树阴,清风拂过朝露滋润的脸颊,晨曦暖透温馨装点的清凉……人们快乐着,幸福着,却少有人关注为我们制造清新,生产活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行道树。它们生长在寂寞里,生长在不被人了解的孤独里。今天,著名作家张晓风将带我们走进行道树,去聆听它们心底最真的声音。
(设计二)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中,植物往往是有生命的,有性格的。例如描写青松的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毛泽东也有一首写腊梅的词词中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此外,还有写仙人掌、白杨、楠木等等。这些文章表面好像是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那么在被称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的台湾散文家张晓风的眼中,行道树具有怎样的性格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行道树》。
(设计三)同学们,我们共同来欣赏一幅画,(实物投影仪展示行道树画面)请同学们用优美的语句描述画面的内容(学生发言,明确为城市双线道的马路边奉献浓阴的行道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看看为人们所礼赞的行道树的形象和精神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美:
1.学生自读课文,畅谈感受。以固定的格式来表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