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2110字,部分答案扫描。试题较新。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范秀植     审核人:刘林煜、陈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古代诗文阅读(31分)
  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2)芳与泽其杂糅兮,                   。 《离骚》
  (3)                    ,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难》
  (4)                    ,吟鞭东指即天涯。 《己亥杂诗》
  (5)                    ,只是朱颜改 。《虞美人》
  (6)人生如梦,                   。《念奴娇 赤壁怀古》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8)苔痕上阶绿,                   。《陋室铭》
  (9)                    ,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10)                    ,列坐其次。 《兰亭集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寄欧阳舍人①书
  曾 巩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 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作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又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 人之事,至于所可感,则往往衋②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晞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①欧阳舍人:即欧阳修;舍人,官名。②衋xì:悲伤苦痛。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者得致其严             严:威严
  B.故虽恶人,皆务勒铭       勒:刻
  C.有名侈于实               侈:超过、多
  D.辨之不惑,议之不徇       徇:徇私
  3.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体现作者推崇道德文章的一组是(    )
  ①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②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③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
  ④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
  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⑥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中提及“蒙赐书”及撰“铭”,点明写信之由;“反复观诵”,侧面写出欧文之精彩及作者爱不释手之情景;“感与惭并”,写作者对欧阳修的感激与敬佩。寥寥二十余字,言简意深。
  B.作者认为铭文流传于世,其作用接近于史书,而作为史书,则是非常严谨而真实的。而今铭文所以不实,则因逝者的子孙一心想要颂扬他们的先辈,往往刻意隐瞒逝者的恶行,致使撰铭者不能明察
  C.作者先论及古代撰写墓志铭的社会意义,在于褒扬美善;进而论及今之墓铭的流弊,在论及流弊时,特别突出了撰铭人的作用,提出只有撰铭人“畜道德而能文章”,才能写出流传后世的铭文。
  D.本文借感谢欧阳修给自己祖父写墓志铭,提出了撰写铭志的两字原则——“公”和“是”,阐述了“道德”“文章”之于儒者修养的重要性,阐发“文以载道”的主张,表达对道德文章兼胜的赞许与追求。
  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3分)
  (2)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3分)
  (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秦楼月
  宋 向子湮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公元1 127年“靖康之变 ”,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向子湮就生活在这个时期。②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