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7830字。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3年初三第二次统练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全卷共8页,包括六道大题,23道小题。
2.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姓名,然后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共70分)
一、选择。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积攒(zǎn)颠簸(bō)污秽(huì)安然无恙(yànɡ)
B.滑稽(jì)隔阂(hé)惶惑(huánɡ)茅塞顿开(sè)
C.俨然(yǎn)憎恶(zēnɡ)颈椎(jìnɡ)中流砥柱(dǐ)
D.广袤(mào)贮藏(zhù)瞥见(piē)迥然不同(jiǒ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心绪云霄举措今非昔比
B.慨叹舞弊忌讳两全齐美
C.辨别淡薄对诀重蹈覆辙
D.蔚蓝游戈书籍推陈出新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B.一枚小小的橄榄核,经过艺人们的精心雕琢,鸟兽、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C.初三到了最艰苦的冲刺阶段,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胜利。
D.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考试的时候你总是那么紧张,考不好那是必然的。
4.对下列语段中的句子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其实读书不只是读书日的事。①国人是否读书,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②对文化发展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③当然,只要读书达到一定的量,才会有质的飞跃。这个量不仅指文学类的书,也指其他类型的书。④阅读面广,思路开朗,思想独到,犹如蜜蜂采花,采过许多花,方能酿出蜜来。
A.修改:①句删去“是否”
B.修改:②将“发展”与“传承”位置对调
C.修改:③句将“才”改为“就”
D.修改:④句将“开朗”改为“开阔”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①⑥⑤④B.④③②⑥①⑤C. ④③①②⑤⑥D.③④①②⑤⑥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①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②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③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④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A.①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陕北后生捶鼓时的全身心投入。
B.②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陕北击鼓狂舞的后生的动态美。
C.③句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摹出安塞腰鼓质朴粗犷、火爆热烈的景象。
D.④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黄土高原上豪放的击鼓后生的由衷赞美。
二、填空(共8分)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⑴蒹葭萋萋, ①。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1分)
⑵无丝竹之乱耳, ②。(刘禹锡《陋室铭》)(1分)
⑶夕阳西下, ③。(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分)
⑷《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理想和抱负的诗句是: ④, ⑤。(2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