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18题,约8910字。

  淮安市2012—2013学年度高二年级学业质量调查测试
  语文试题               2013.6
  hwj405818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庶出(shù)    佃户(diàn)    眼翳(yì)      讷口少言(nè ) 
  B.黥布(qióng )   稽首(qǐ )      狞笑(níng)   按捺不住(nà)
  C.狡黠(xiá)    偌大(ruò)     押解(jiě)     怏怏不乐(yàng)
  D.纸笺(jiān)   炽热(zhì)     拙劣(zhuō)    掷地有声(z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孔子知言之不用                    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C.九年而水不息                       晚有儿息
  D.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不能改换的一项是(▲)(3分)
  A.“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可不行。你可得再仔细琢磨琢磨。(换成“坐享其成”)
  B.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人们即使蒙受了再大的冤屈也只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有苦也不敢随便对人诉啊!(换为“饮恨吞声”)
  C.他站在门口微笑着说:“老王同志啊,你这样连着几天白天黑夜连轴转,可别累坏了身子骨啊!”(换为“通宵达旦”)
  D.可别小瞧了咱这个班子,一个老生,一个花脸,一个小生,那可都是走南闯北都叫得响的角儿呀!(换为“出类拔萃”)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个单句概括什么叫“正能量”。(5分)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给人以一个新的健康、乐观的动力,从而使人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当下,中国人为所有带有积极的、向上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情感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正能量是                                                          
  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 (4分)
  有许多汉字.通过巧妙的联想和想象,可以给人某种有益的启迪。
  例如:“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会获得丰收。
  又如:“问”——只要开“口”“问”,学习就有“门”。
  又如:“偏”——有了“偏”见,常常会把“人”看“扁”了。 
  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再如:“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鲍出字文才,京兆新丰人也。少游侠。兴平中,三辅乱,出与老母兄弟五人家居本县,以饥饿,留其母守舍,相将行采蓬实,合得数升,使其二兄初、雅及其弟成持归,为母作食,独与小弟在后采蓬。初等到家,而啖人贼数十人已略其母,以绳贯其手掌,驱去。
  初等怖恐,不敢追逐。须臾,出从后到,知母为贼所略,欲追贼。兄弟皆云:“贼众,当如何?”出怒曰:“有母而使贼贯其手,将去煮啖之,用活何为?”乃攘臂结衽独追之,行数里及贼。贼望见出,乃共布列待之。出到,从一头斫贼四五人。贼走,复合聚围出,出跳越围斫之,又杀十馀人。时贼分布,驱出母前去。贼连击出,不胜,乃走与前辈合。出复追击之,还见其母与比舍妪同贯相连,出遂复奋击贼。贼问出曰:“卿欲何得?”出责数贼,指其母以示之,贼乃解还出母。比舍妪独不解,遥望出求哀。出复斫贼,贼谓出曰:“已还卿母,何为不止?”出又指求哀妪:“此我嫂也。”贼复解还之。出得母还,遂相扶侍,客南阳。
  建安五年,关中始开,出来北归,而其母不能步行,兄弟欲共舆之。出以舆车历山险危,不如负之安稳,乃笼盛其母,独自负之,到乡里。乡里士大夫嘉其孝烈,欲荐州郡,郡辟召出,出曰:“田民不堪冠带。”至青龙中,母年百馀岁乃终,出时年七十馀,行丧如礼,於今年八九十,才若五六十者。
  鱼豢曰:昔孔子叹颜回,以为三月不违仁者,盖观其心耳。夫濮阳周氏不敢匿迹,鲁之朱家不问情实,是何也?惧祸之及,且心不安也。而太史公犹贵其竟脱季布,岂若二贤,厥义多乎?至於鲍出,不染礼教,起於自然,迹虽在编户,与笃烈君子何以异乎?                             
  《三国志•魏书十八•阎温传》节选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3分)
  A. 以绳贯其手掌,驱去。         绑着
  B.还见其母与比舍妪同贯相连。   靠近
  C. 欲荐州郡,郡辟召出           回避
  D. 岂若二贤,厥义多乎           他们的
  7.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鲍出“孝”的一组是(  ▲  )(3分)
  ①以饥饿,留其母守舍,相将行采蓬实。
  ②母年百馀岁乃终,出时年七十馀,行丧如礼。
  ③出又指求哀妪:“此我嫂也。”贼复解还之。
  ④乃攘臂结衽独追之,行数里及贼。
  ⑤乃以笼盛其母,独自负之,到乡里。
  ⑥而太史公犹贵其竟脱季布,岂若二贤,厥义多乎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兴平年间,三辅之地发生动乱,因为饥饿,鲍出兄弟几个让老母亲在家看门,他们一同出去采莲子,为老母亲做饭。
  B. 鲍出得知母亲被贼人掠走后,明知贼人众多,寡不敌众,仍然和兄弟一同追赶贼人,并且接连杀了十几个贼寇,最后迫使贼人放回他的母亲。
  C. 鲍出以笼负母的做法,被乡里士大夫传为佳话。为彰显鲍出的孝义,乡里士大夫举荐他到州郡为官,但鲍出以平民百姓不能做官为由推辞,表现他淡泊名利高尚节操。
  D. 文章认为鲍出出生于平民百姓之间,虽然没有受到礼教的教化,但他的为人举止与那些情深义笃的君子没有什么不同。真是“救母险如履薄冰,越山肩负步兢兢;重重危难益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