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3830字。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鞭挞(dá)       和煦      广袤无垠(yín)      苍海桑田
  B.干涸(hé)       凛洌      深恶痛疾(wù)       翻来覆去
  C.媲美(pì)       萧瑟      孤陋寡闻(lòu)      囊萤映雪
  D.淳朴(chún)     籍贯      粗制烂造(làn)      任劳任怨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历史告诉了我们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骄傲的人最终总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B.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引经据典,妙语如珠,催人奋进。
  D.(叫卖)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左右逢源。 
  3.下列语段的横线上语气强烈,意思更肯定,最能说明人类开采各种矿物,留下的无数矿坑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的一项是(     )(3分)
  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碳、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
  A.谁也不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B.谁都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就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C.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会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D.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4.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江西日报讯 (记者钟端浪)记者5月24日从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获悉,由古窑博览区斥资60万元,按照圆明园兽首一比一比例,采用高难制作工艺,成功仿制出的陶瓷版十二生肖“兽首”,日前正式亮相古窑景区。
  据了解,陶瓷版十二生肖“兽首”经过调试喷水系统,十二生肖“兽首”每天会依次轮流喷水,每个时辰,相应的生肖就喷水两小时,正午十二时则十二生肖同时喷水,场面壮观。
  A.“兽首”亮相古窑                B.古窑成功仿制“兽首”
  C.古窑斥资60万元仿制“兽首”     D.“兽首”喷水场面壮观
  二、古诗文阅读和积累(22分)
  5.对下面一首诗的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山 居 秋 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①女,莲动下②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③。
  【注释】①浣(huàn):洗。②下:归也,作“回来”义。③留:居。
  A.首联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以静写动,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突出表现了山村的和谐静谧之美。
  D.尾联是诗人有感而发,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题。(11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潭中鱼 / 可百许头。             B.影布 / 石上      
  C.其岸势 / 犬牙差互               D.以 / 其境过清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明(             )     (2)去(               )
  8.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精彩之处。(4分)
  答:                                                                       
  9.文章运用                  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0.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4)尝趋百里外,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即将升入九年级,面对新的学习阶段,要乐观自信,充满希望,让我们用李白《行路难》里的两句诗共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3分)
  雾霾天气,警惕PM2.5 污染
  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PM2.5是什么?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  
  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但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④PM2.5“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它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