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0930字。
ldj
韶关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高二语文试卷
2013.7
说明: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班别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省视/省事 附和/曲高和寡 揣度/度德量力
B.斐然/菲薄 湍急/逸兴遄飞 措施/厝火积薪
C.窥伺/伺机 精辟/鞭辟入里 商贾/余勇可贾
D.纤细/阡陌 浩大/皓首穷经 自诩/栩栩如生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速生鸡”事件被媒体曝光后持续发酵,从养殖到肉鸡出栏屠宰,多个环节均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被曝光的问题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虽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如箭在弦,但某些监管部门对此却不以为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A.发酵 B.冰山一角 C.如箭在弦 D.不以为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银河系一个被天文学家称为“骨头”的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长卷须状的天体,可能从邻近的星体吸取生命能量,看上去非常年轻。
B.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考研人数和录取率持续增加,201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已经达到165.6万,比2011年净增14.5万,再创历史新高。
C.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我市将把东平新城建设成为具有辐射带动力强大、岭南风貌浓郁的中心城区。
D.陈勋和林曦的成功经验证明,高效学习不是人人可以随便做到的,又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柔风细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信天游的陕北人
②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
③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
④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
⑤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
⑥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
A.④⑤③②⑥① B.④②⑤①⑥③ C.⑥⑤③②①④ D.②⑤④③①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5~9题。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与秦军遇 遇:遭遇
B.时不利兮骓不逝 逝:流逝
C.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壁:营垒
D.诸侯皆属焉 属:归属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 由:介词,从
B.项王乃大惊 乃:副词,表示承接,于是,就
C.项王则夜起 则:连词,不译
D.以示士卒必死 以:连词,承接关系,来
7.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B.涉间不降楚
C.楚兵冠诸侯 D.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8.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巨鹿之战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节奏方面采用了句式短小、铿锵有力的短句作排比(整句)。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有气势,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大将风范与气概。
B.项羽《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腔愤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之哭。
C.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侧面烘托的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