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000字
05年高考重点话题作文素材汇编
杜玉柱高考资料汇编(六)
作文哪得妙如许,惟有梳理积累来
_____________编者寄语
写作文是件难事,许多同学面对高考话题作文复习不知从何处着手,方法理论学了一大堆,还是不会写,跟本原因是; 要么肚里有材料但不会分析话题,不会立意, 材料用不上;要么会分析话题会立意但肚里没有相关材料, 看着那些满分作文只有羡慕. 。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源头活水就是同学们日常丰富的材料积累和分析梳理材料,按材料包含哲理把它们归类到相应的话题中,在考场上才能有备无患,可以说没有积累就没有写作;没有丰富的积累,再新的思路也将会“巧妇难为无米炊“材料不足考场忙””。
很多学生平常也在积累,高中下来还摘抄了几个笔记本,但为什么一到考试就缺乏材料,无话可说?这是因为他们平常仅把事例或名句等分散地抄在各处,而没有进行梳理(哪怕是仅在心理上梳理),所以在考试中无法有效地动用自己的积累。零乱而无序的积累就像是雨霁后的地面,虽看得见的水洼,但不能汇聚在一处流淌;而梳理式积累就好比在水洼之间理出了一条通道,雨水自然就欢畅地流淌了。
例如:03年话题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带有很强的思辨色彩,意在考察学生的思维品质。但很多学生感到观点易定,材料难找,只能写些平庸之作。其实,能支撑这一话题的素材很多,只要我们平常坚持采用梳理式的方法积累,就能在短时间选出与话题有关的系列材料,写出佳作来。现将梳理后的03年高考材料及04年和05年重点作文话题及材料荟萃于下,希望能给同学们一些启发。
材料梳理范例:03年高考话题作文材料荟萃
一、 名言警句等道理论据
精彩的作品往往离不开精辟句的支撑,一篇作文中出现几句蕴藉深厚的哲理句,就好像一束鲜花辉映着草木一样,“万绿丛中一点红”,能使全文生辉,令人称赞,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一)来自课内及《读本》的力证:
1、证明“感情亲疏影响事物认知”的论据有: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亲善近贤,则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若亲佞近谀,则如)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事不目断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为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爱屋及乌 敝帚自珍
女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情人眼里出西施(父母眼里出牛顿,出爱迪生)
2、证明“感情亲疏不会影响对事物的认知”的论据有: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春秋的名臣祁奚) 任人唯贤,唯才是举
(一) 来自课外的事理论据:
1、证明“感情亲疏影响事物认知”的论据有:
九十年代初流行的一副对联: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俗语:虎毒不食子(孔明视马谡如亲子,却能为正军法而挥泪斩谡)
打虎还靠亲兄弟,上阵不离父子兵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外国谚语:一朝情谊淡,样样不顺眼
2、证明“感情亲疏不会影响对事物的认知”的论据有: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前总理朱镕基
“别来糟蹋我的艺术”(不许没有相声天赋的儿子参加相声大赛)
——著名相声艺术家马三立
“我爱我师,更爱真理”(柏拉图的得意弟子)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斯多德
日月星辰,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二、 事实材料等事例论据
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丰富的材料不但能展示学生广博的视野,而且能看出他们深厚的文化积淀,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一)来自课内及《读本》的力证:
1、证明“感情亲疏影响事物认知”的论据有:
楚王亲爱妃郑袖、宠臣靳尚而疏屈原,终至燕雀乌鸦巢于庙堂之上,露申辛夷,死于林薄之中;鲍臭日近而香兰日远,以致国殇。
因为亲情,所以孙膑没防师弟庞涓的暗算,韩非忘了同窗李斯的阴险。
相信近臣,赵惠王撤换了抗秦五战而三胜的名将李牧,遂遭败绩。
项羽太重情重义,以致失去理智,鸿门一宴放走了刘邦,导致命丧乌江。
在对关羽与赵云的一番亲疏权衡后,刘备最终选择了与自己八拜金兰的前者留守战略要地荆州,落得个义弟败走关羽麦城。
唐玄宗因杨贵妃而重用其哥杨国忠,导致好端端一个 “开元盛世”迅速褪变为“安史之乱”。
老舍去过巴黎,住过伦敦,最钟情的却是就京味十足的北平(真个地域情结)
《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因为轻信近臣之言,导致误杀贞妻。
2、证明“感情亲疏不会影响对事物的认知”的论据有:
齐国公子小白逃难时,曾被管仲射中腰带几于丧命。但他不记前嫌,反能委以相位,终有春秋霸业。
蔺相如不因廉颇贬而意气用事,能理智地说“吾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理性的光芒照亮了廉颇昏花的私情眼,留下了“负荆请罪”之美谈。)
赵母不惜亲手毁去儿子平步青云的机会,阻拦赵王对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的重用。
邹忌能不被妻子、小妾、客人所蔽,清醒理智,竟有强一国之功。
唐太宗能抛开魏征、房玄龄曾帮李建成夺皇位之旧痛,而大胆起用,遂有“贞观之治”。
(二)来自课外的事理论据:
1、证明“感情亲疏影响事物认知”的论据有:
三国枭雄董卓死于他最信任的义子吕布之手,张飞死于亲处挑选的副将曹豹之手,李闯王死于心腹大将刀下。
北宋神宗因经不住祖母光献太皇后的一捧泪,动摇了、否定了中世纪最伟大的王安石变法。
现在的骗子及传销人员正利用人们“信亲疑疏”的心理进行行骗,真是老乡骗老乡,骗你没商量。
中国人在对待从遥远西方传来的美声唱法时,却不能理性认知,盲目否定,甚至还被个别媒体讥为“胖女人的吼叫”。
忠诚的爱国情蒙蔽了美国大兵的理智与人性,对伊拉克人民犯下了弥天大罪。当今官场的“秘书现象”,“枕边风现象”就是情感误事的明证。
2、证明“感情亲疏不会影响对事物的认知”的论据有:
刘邦不喜从敌营过来的出言无忌的韩信,却让其将兵百万终成帝业。
“文敌诗友”的白居易、无稹却能各谐相处,爱因斯坦和波尔为学术争得面红却是亲密的朋友。
铁面无私包青天,为正义敢斩驸马,抓王爷,为正义而囚亲侄。为了正义不畏强权,不被感情所困,走出了一条正直之路,为百姓撑起了一片湛湛青天。
韩国前总统金在中获悉儿子涉嫌经济犯罪时,没有得用职权为子开脱,而是勇敢地走上电视台向人民道歉,并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上海女教师亲手将犯杀人罪的儿子送进监狱,而这悲壮之举,中是为了让曾杀害丈夫而又被儿子杀死的仇人瞑目。
岳飞对违规岳云按军法处置,训练出一支使金军闻风丧胆的“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队伍。
法国人能跨越亲疏之壑,不以欧洲自己的美女标准要求中国服装模特吕燕,使“女”成一代名模。
三、 化用、仿词:
钱钟书曾说“善用不亚独创”。名句一经化用,立即能收到化腐朽为神奇之效果。
情,我所欲也,理,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情而取理者也。
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血浓于水,理大于情
不畏情感遮望眼,只缘身在理性层 一情障目,不见泰山。
怎一个“情”字了得? 英雄难过情感关。
情人眼里出西施,但当情断恩绝时,又将“西施”漫说成“无盐”。
不求最好,但求最亲。 理性胜于感情。
莫把情云遮慧眼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05年重点作文话题及材料
下载日期:2004年11月-----05年1月21日
1、话题:人文关怀 (老人、残疾人、关怀人的情感……)
2、话题:心理健康(自卑、孤僻、承受力……)
3、话题:人与自然 (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
4、话题:学会认识 (自己、社会、人生、位置、选择……)
5、话题:感情或理性(人性、理智、自我……)
6、话题:传统美德 (礼貌、孝顺、谦逊……)
7、话题: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家庭教育……)
8、话题:直面现实 (贫富、生存、奋斗、挣扎……)
9、话题:道德法制 (公德、平等、反腐……)
10、话题:集体观念(团结、统一、合作精神……)
11、话题:人生观、价值观(生命、幸福、奉献……)
12、话题:人生哲理(冷热、快慢、远近……)
13、话题:与时俱进(观念、创新、表现自我……)
14、话题:为人处世(宽容、理解、助人……)
15、话题:读书做人(成熟、情操、品位……)
16、话题:时尚热点(网络、彩票、时装……)
(一)完善自己必知的60个故事
下载日期:2004年12月26日 出处:K12语文网
断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刳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
哲理提示: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2、生命的价值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哲理提示: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