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30个字。
湖心亭看雪
弘德中学初中部语文组:翟兴涛
教材分析:
文学家梁衡说过,有两篇小品文就像两幅精美的画卷挂在中国文学历史的长廊里,一篇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篇就是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由此可见《湖心亭看雪》在中国文学世界中的地位。学习这样的小品文,重在看作者所描绘的奇景所寄寓的奇情。王国维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在讲解过程中,作为一篇文言文文言知识固然重要,但引导学生走进作者所描绘的美景之中,从而一窥作者的精神世界更为重要。
故,设计本文授课,我的目标中心定位为“读”。读准音节,也就是落实基础;读懂文意,也就是掌握文言知识;读出情感,即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自然这也就成为本文的授课重点。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PPT1展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哪一个同学能够说一说这首诗的内容?(生1、评价)
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夏天的西湖确实是美轮美奂。
PPT1展示“西湖之胜,清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但明代汪珂玉说:“西湖之胜,清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看来西湖之胜还是雪后之境啊。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湖心亭看雪》,一起领略雪后西湖的魅力。
二、 整体感知:(落实目标1、2)
请同学们拿出导学案,认真听老师诵读课文,完成其中的第一题
PPT2展示画面及播放配乐
师范读课文(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准字音集中学生注意力;读出情感为下面讲解做铺垫。)
第一题:学有所得
挐() 毳()淞()沆()砀()
堤()毡()强()喃()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学生展示完成情况并评价
一分钟准备后,生范读(生2)评价后齐读
通过刚才的阅读,不难发现这篇文章很是短小只一百六十来字,所以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也很简单。
PPT3展示教学目标
1、 读准音节
2、 读懂文意
3、 读出情感
读准音节,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于一篇文言文,读懂文意的前提就是掌握好文中的文言词汇。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完成导学案上的第二小题。
俱绝:是日:挐:毳衣:雾凇沆砀:
一白:焉得:此人:强:客此:舟子:
学生展示(生3)
根据所做第二小题,小组合作理通文意,看文中还有那里弄不明白?(生4)
若有就让学生提问解答
若无就进入下一环节
三、 深入研讨:(落实目标3)
(一)景(抓重点)
PPT4展示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先)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先)
这两个句子你能够翻译出来吗?(生5)
明确:冰花一片弥漫,天空与云层与远山与湖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长提(淡淡的)一道痕迹,湖心亭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以及船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这句话在表达方式上属于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