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950字。

  《随园诗话》部分讲解及个见
  卷一其二: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三百篇》半是劳人思妇率意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能出其范围否?况皋、禹之歌,不同乎《三百篇》;《国风》之格,不同乎《雅》、《颂》:格岂有一定哉?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诗在骨不在格也。
  清溪言:这是古人对于格律的看法,或许一语中的,但是我想这点不必再起争论。窃以为当今之诗境有三,其一者有律无意,是为下品;其二者有律有意是为中品,其三者无律有意是为上品。然不通格律不管是对于作品的赏析或是其他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故而认为今人当通格律后而弃之。我虽多作格律诗,但实不赞同为格律所束缚。只因自己水平不够,尚不得跳出重围。
  卷一其六: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凭吾所选,尚有用定后不慊意而别改者;何得以一二韵约束为之?既约束,则不得不凑拍;既凑拍,安得有性情哉?《庄子》曰:“忘足,履之适也。”余亦曰:忘韵,诗之适也。
  清溪言:窃以为自民国以后,作古诗者当遵随园先生之语。格律虽是所限,但今人作古诗亦当有眼界。不可凑束而作。或有朋友问新学当如何?其实只要潜心向书中学,这些东西也是不难领悟的!
  卷一其七:
  常州赵仁叔,有一联云:“蝶来风有致,人去月无聊。”仁叔一生,只传此二句。某《拟古》云:“莫作江上舟,莫作江上月。舟载人别离,月照人离别。”其人一生,所传亦只此四句。金圣叹好批小说,人多薄之;然其《宿野庙》一绝云:“众响渐已寂,虫于佛面飞。半窗关夜雨,四壁挂僧衣。”殊清绝。孔东堂演《桃花扇》曲本,有诗集若干,佳句云:“船冲宿鹭排樯起,灯引秋蚊入帐飞。”其他首未能称是。
  清溪言:作诗之人实不必纠结于没有写出好句佳篇。同先生所述,一生仅传数句者数不胜数。作诗不可为名不可为利。只因诗道心声,仅在遣词排句意境上有所差别。后者是可以通过后天来提升的。前者若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那么你的作品实在难以提升。
  卷一其十:
  己未朝,考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余欲刻画“想”字,有句云:“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诸总裁以为语涉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