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760字。

  湖北省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踹(chuài)水    竞(jìnɡ)赛
  蘸(zhàn)酒  擂(léi)鼓助威
  B.跋涉(shè)  陡(dǒu)峭
  攀登(dēnɡ)  餐霜饮雪(xiě)
  C.善(shàn)良  谦逊(sùn)
  璞(pú)玉  不事雕琢(zhuó)
  D.荆棘(jí)  漂泊(bó)
  青苔(tāi)  红漆(qī)雕花
  1.A [解析] B项,餐霜饮雪(xuě);C项,谦逊(xùn);D项,青苔(tá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彷徨  愁怨  寂寥静默  凄婉惆伥
  B.顾盼  精捍  步履稳健  风神潇洒
  C.睿智  禀赋  崇高品质  趋善避恶
  D.辩难  商榷  典藉满架  旁稽博采
  2.C [解析] A项,“惆怅”;B项,“精悍”;D项,“典籍”。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________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________,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
  ②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________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________。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A.而是  点染  星汉  如梦如幻
  B.总是  浸染  星云  如诗如画
  C.却是  绘染  星光  诗意盎然
  D.只是  渲染  星斗  诗意朦胧
  3.D [解析] 而是:转折连词,语意较重。总是:副词,表示一直如此。却是:转折副词。只是:副词,仅仅是。点染: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浸染:逐渐沾染或感染。绘染:绘画染色。渲染:中国画技法的一种,以水墨或淡彩涂染画面,以烘染物象,增强艺术效果。星汉:指银河。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的天体。星光:星的光辉。星斗:泛指天上的星星。如梦如幻:像梦中幻境。如诗如画:像诗歌像画那样优美。诗意盎然: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非常浓厚。诗意朦胧: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模糊不清。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丽中国》以歌舞为主,融入京剧演唱、茶艺表演、少林武术等元素,加上奇幻的灯光、震撼的音响,一幅美丽中国的大写意,声光舞影流溢着浓郁的中国情。
  B.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C.从汶川到芦山,地震确实有能量剥夺太多本该鲜活滋润的生命,但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坚强。
  D.网友们纷纷撰写微博,围绕着“追星”的话题,或幽默,或自嘲,或“假正经”一番,捧腹之后,总有一种耐人寻味留在心中。
  4.B [解析] A项,“一幅美丽中国的大写意”前缺谓语动词。C项,句式杂糅,应改为“依然坚强地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D项,成分残缺,应在“耐人寻味”后加上“的东西”。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
  C.《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在狂人看来,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后者描写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5.B [解析] 原著中是“(宝玉)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