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9700字,答案扫描。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2-201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整理录入:zc3412
第I 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①戏剧的创作与演出,本来是一体两面、互为表里的事情,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了颠倒错置,剧本的艺术质量被人为忽视,场面性的炫目演出日趋强势。一方面是演出市场的喧闹,你方唱罢我登场;另一方面却是剧本的创意不足,低水平重复,不足以供后人研究与解读,“剧本荒”的问题再次引人关注。
②“剧本荒”是个结果,考察其形成原因,我们不得不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戏剧危机。
③在探讨如何走出戏剧低谷的问题上,理论界并非没有责任。那时,人们没能看到危机的实质,是创作观念的落后和剧本构思的僵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内涵的贫瘠与艺术质量的低下,反而把戏剧危机中的诸多问题,一股脑地归结为戏剧外在表现手段的欠缺,于是乎将主要精力花在了形式革新上。结果是,歌队、面具、符号、象征、写意,舞台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但是无法改变戏剧本体的空虚,这种舍本逐末式的疗救法,不仅未能使积弱的戏剧恢复活力,反而迅速将导演中心制绝对化,以致一出戏的演出,动辄贴上某某导演的标签,剧本成了任人剪裁、拼贴的素材,剧作家被导演、被剧场边缘化。
④进入90年代以后,商业大潮席卷而来,剧场变成了卖场,快餐式文化兴起,票房的多寡成为演出成功与否的标志。一方面是大量国有剧团踌躇不前,经济困难,无戏可演,好的编剧纷纷改行,加入了电视剧的创作营垒;一方面又是民营剧团迅速崛起,为了频繁的演出仓促上马,自攒剧本,进行简约型、商业化的艺术生产,客观上降低了戏剧的准入门槛。演出总量增多,而剧本的文学质量下滑。在“剧本荒”的背景下,一些导演开始捉刀代笔自任编剧,另一些导演则开始瞄准翻译剧与保留剧。
⑤如果说如上所述还是“剧本荒”的外因,那么,作为戏剧创作自身的内因也不容忽视。
⑥不可否认,时下戏剧创作热闹风光,时有佳作出现。但是,近年来,思想弱化、主题平庸、创意贫乏、人物扁平的问题已经日趋严重。剧作家面对商品经济的大潮,面对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以及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失去了直面与判定的能力,对人性的复杂性失去了探索的锐气,对社会的阴暗面失去了批判的勇气,在严重的失语状态下,集体性地选择了逃避。一些人钻进了故纸堆,借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卿卿我我,表达个人的趣味和义气;另一些人则加入流行文化大潮,一面大骂市民阶层的庸俗无聊,一面利用浅俗化的戏谑、商业化的卖点、感官式的娱乐,追求艺术投资利益的最大化;一些人摸准了评奖机制的脉搏,在主题正确、人物正面、剧情正统、行动正当之中,刻意地重复着妄揣上意、循规蹈矩的获胜模式……如此一来,戏剧的精神诉求明显弱化。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斯林认为,戏剧是特定情境下人类灵魂的实验室,自有戏剧以来,其对于人类存在的普遍困境和人性内涵的深入开掘就不曾停止过。因此,戏剧不仅仅是高台教化或简单娱乐,它还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引导人心向着崇高的伦理道德和永恒正义迈近的阶梯。
⑦有剧作家不无尖锐地指出,如果话剧无关人的痛痒,不能震撼人的灵魂,不能启迪人的精神,我们大家看它干嘛,我们还不如约几个人聊大天,喝小酒。当戏剧变成了个人追求名利的手段时,对于时代的痛痒、人民的悲喜已经丧失了感知力和表现力。一些演出,热闹一阵便化作浮云,究其原因,在于戏剧的原创性不足,缺乏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1.下列对出现剧本荒原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探讨如何走出戏剧低谷的问题上,理论界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而处理失当,以致导演中心制绝对化.剧作家被边缘化。
B.戏剧的创作与演出顺倒错置.以致剧本的艺术质量被人为忽视,剧本的创意不足,低水平重复不足以供后人研究与解读。
C.90年代后,大梦剧团踌躇不前,经济困难,无戏可演,好的编剧纷纷改行,加入了电视剧的创作营垒。
D.民营剧团为了商业利益,进行简约型、商业化的艺术生产,演出总量增多,而剧本的文学质量下滑。
2. 下列对第⑥ 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现在的戏剧创作热闹风光,但由于严重的思想弱化、主题平庸、创意贫乏、人物扁平的问题.佳作已经无法出现。
B.由于商品经济大潮,剧作家集体失语,对社会的阴暗面失去了批判的勇气,对人性的复杂性失去了探索的锐气。
C.加入流行文化大潮,一面大骂市民阶层的腐俗无聊.一面利用浅俗化的戏谑、商业化的卖点、感官式的娱乐,追求艺术投资利益的最大化的剧作己变成了高台教化。
D.根据马丁•艾斯林对戏剧的看法,戏剧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引导人心向着崇高的伦理道德和永恒正义迈近的阶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尊重艺术的规律和艺术家创作的自由,才能使剧作家个体精神与生命意识灌注剧本的创作.才能够走出剧本荒的困境。
B.只要将戏剧看作是人文精伸的重要载体,是引导人心向着崇高的伦理道德和永恒正义迈近的阶梯.剧本荒的问题就能够解决.
C.不管采取怎样的方式去解决剧本荒的问题.剧作家都必须坚守严肃的创作态度,具备直面与判定的能力、对人性的复杂性积极探索的锐气和对社会的阴暗面批判的勇气.
D.帝下将相、才子佳人的剧作是剧作家逃避现实的作品,对于社会没有任何益处,是绝对要不得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卜面的文言文,完成4 一7 题。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举乡试,卒业国子监。徐阶丞赏之。嘉靖二十六年登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
俺答躏京师,咸宁侯仇鸾以勤王故有宠。帝命鸾为大将军,倚以办寇。鸾中情怯,畏寇甚。方请开互市市马,冀与俺答媾,幸无战斗,固恩宠。继盛以为雠耻未雪,遽议和示弱,大辱国,乃奏言十不可、五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