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道题,约6500字)
《窦娥冤》【强化练习题】
市侨中 吴荣
一、基础题(34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
A.提(dī)防 嗟(jiē)怨 亲眷(juàn) 前合后偃(yǎn)
B.罪惩(qiān) 埋(mái)怨 亢(kàng)旱 孤身只(zhī)影
C.尸骸(hái) 煞(shà)尾 甘霖(lín) 鼓三通(tōng)
D.错勘(kān) 湛湛(zhàn) 盗跖(zhí) 古陌(bǎi)荒阡
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寒喧 罪愆 倾刻 披枷戴琐 B.分辨 诀别 造蘖 望帝啼鹃
C.时辰 昭障 冤枉 湛湛清天 D.怜悯 枷纽 白练 负屈衔冤
3.下面词语中加粗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磨(摇)旗 天地也(同样) 只合(应该) 生(深)埋怨
B.糊突(混淆) 则(只)被 沓(无影踪)无音信 罪愆(罪过)
C.兀的(这) 兀那(那) 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吧)
D.葫芦提(糊涂) 烈(烧)些纸钱 孩儿荐(祭) 暑气暄(暖)
4.解释有误的两项是( )(2分)
A.外(外末,老年男子) 科(角色动作) 净(花脸) 正旦(女主角)
B.磨旗(摇旗) 只合(只该) 倘秀才(曲牌名) 错勘(错判、错断)
C.偃(倒) 取应(就职做官) 餐刀(挨刀) 也么哥(句尾助词)
D.卜儿(老妇) 兀的(这) 典刑(受死刑) 葫芦提(糊里糊涂)
E.干家缘(操劳家务) 烈(烧) 荐(祭) 兀那(唉呀)
F.暄(暖) 官吏每(官吏们) 正宫(宫调之一,宫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
5.关于杂剧的一些说法,哪一项不当( )(2分)
A.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些有楔子。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
B.杂剧剧本由曲词(元杂剧的主体)、宾白(剧中人物的对话)、科(主要指演员的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三部分组成。
C.杂剧角色分末(男角)、旦(女角)、净(刚强、凶恶或滑稽的人物)、杂(末、旦、净以外的杂角)等。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6.对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虽然同情窦娥的遭遇,但又无法实现其愿望,只能用迷信的手段来处理剧情。
B.借助丰富的想像,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显示冤情的深重和窦娥坚强的反抗性格。
C.意在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暴露恶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无处申诉的现实。
二、课内阅读题(26分)
【滚绣球】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③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④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⑦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对下列句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只合把清浊分辨 只合:应该
B.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糊突:混淆
C.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勘:判断
D.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延:邀请
2.这支曲子可分为四层,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