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80个字。

  中考一轮复习——专题二正确使用词语
  【考点明晰】
  根据近几年来,柳州市中考说明,在语文积累运用板块,要求学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对成语、谚语、熟语等,依据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来看,该项内容的考察重点集中在对成语的正确使用方面(以选择题形式考察),在考察的成语当中,有课内要求掌握的成语,也有要求考生课外积累的成语。
  【成语使用的主要错误类型】
  1、望文生义
  2、对象不当(张冠李戴)
  3、褒贬适当
  4、轻重失当
  5、不合语境(不合逻辑,自相矛盾)
  6、表意重复
  7、谦敬错位
  【方法】
  辨词义、明对象、分褒贬、看语境
  第一类、望文生义
  成语属于固定短语,其意义很多时候不能从字面推敲得知;尤其不能断章取义,只能把它作为整体来理解。有许多题目就是在这方面设置障碍,误导考生望文生义
  例1:柳江喷泉伴着音乐铺洒开来,如珠玉迸放,如风吹梳动,如静水开花,在彩灯映照下浮光掠影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了)
  例2:这点小错误还算不上什么,不足为训,您不要老记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
  (不足为训指不值得当作遵循的准则或典范。训:法则、典范,不能理解为教训。)
  例3: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街上静悄悄的,人们都在家里,几乎万人空巷。
  (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理解为人都在家里,空着巷子。)
  例4: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它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明日黄花;火中取栗;不为已甚;望洋兴叹;因人成事;弹冠相庆;久假不归;
  司马青衫;数典忘祖;大动干戈;高山流水;不绝如缕;不翼而飞;安土重迁
  不孚众望;不名一文等。
  【跟踪联系】
  1、这篇文章观点陈旧,材料单薄,语句不通,可谓不刊之论。
  不刊之论:
  2、他一直想在这家报纸刊登一篇自己的文章,可惜的是他水平不济,屡试不爽。
  屡试不爽:
  3、尽管公司已削减了40%的航线和23架客机,以求降低运营成本,但经济效益仍是差强人意。
  差强人意:
  第二类、对象不当(张冠李戴)
  成语因其词义有所侧重,这便确定了该词语的大致适用对象、范围。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例1:水不仅多而且好,无论多深总能清澈见底。阳光折射出层层涟漪细细碎碎,美轮美奂
  (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高大美观。不能形容其他物品,如文艺作品、风景等)
  例2: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夺:胜过。巧:精巧。本义: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人工技艺极其精巧。不能形容天然形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