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9470字。
试卷类型:A
浙江省台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 二 语 文 试 卷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祝考试顺利★
一、基础知识(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背囊(bēi) 雪橇(qiāo) 戏谑(nüè) 大腹便便(pián)
B.腼腆(tiǎn) 一瞥(piē) 拙劣(zhuó) 乌烟瘴气(zhàng)
C.踯躅(zhú) 绛红(jiàng) 嘀咕(dí) 跌宕起伏(dàng)
D.诋毁(dǐ) 龌龊(cuò) 圈养(juàn) 千刀万剐(guǎ)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墙上的斑点》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看见壁炉里火红的炭块而思绪连篇,并把注意力转移到墙上的一个斑点所引起的种种联想。
B.德国兵来到一个布满石灰石、长满绿苔藓的地方,附近只有几棵干枯的松树,前面就是悬崖。一只母鸡正在洒满松枝的地上觅食,德国人急忙去追鸡,兔子乘机遛走了。
C.我用一面放大镜检查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伪造的可能性。我发现每隔两千页有一帧小插画,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记事簿把它们临摩下来。
D.车厢外面的香蕉林里笼罩着一片神秘的静谧,树阴下显得十分洁净。然而,凝滞在车厢里的空气却发出一股没有硝过的臭皮子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大炮在中甲板里滚来滚去,炮舱船梁下面摇曳着的船灯,给这景象加上了令人晕眩的、晃动的光和影。
B.有关部门整顿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
C.《山羊兹拉特》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感情不断积累和升华的过程,在困境中,人与羊的相濡以沫,终于使他们的感情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D.与核裂变发现失之交臂的费米踌躇满志,带领一批科学家在美国芝加哥大球场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反应堆——芝加哥一号。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雨果这个充满悲观主义色彩的回答,竟有意无意地成了法国20世纪40年代存在主义思潮的先声之一。
B.伯尔在他的小说里表现小人物的苦恼和彷徨,揭露了战后西德社会的种种不正常、不公正,批判了复辟军国主义的思潮。
C.小说人物的多样性只关系到反映生活的广度,而忠实地反映生活,还要解决一个深度的问题,这就要求作家更进一步把握人物的复杂性是非常必要的。
D.经过一系列的磨难,阿隆不光对兹拉特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他的家人也对兹拉特非常感激,让它像家庭成员一样享受餐后的天伦之乐。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丹柯》是他的早期作品,文中同时呈现出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迥异的风格。
B.《牲畜林》描写了一个传奇的故事,小说结构的要点是“牲畜林”,而朱阿回村找牛等一系列情节则将其丰富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小说的情节本来十分紧张,但作者却多次使用“延迟法”给情节的进展设置障碍。
C.美国作家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的作品《山羊兹拉特》主要描写了人与动物之间超越人畜界限的情感,热烈奔放。因为作者认为在情感的处理上,一定要带着强烈的心绪去写,否则就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D.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艺术的真实,这种真实固然和生活的真实有关,但绝不等于生活的真实,阿根廷小说大师马尔克斯的《沙之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1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寄欧阳舍人书
曾巩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记,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