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810个字。
昌平: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7分)
①“毒胶囊”事件将“铬”这种金属元素推入了人们的视线。事实上,2011年8月,云南曲靖的铬渣污染事件就曾经让人们一度关注铬;2012年5月15日,该铬渣污染案一审宣判7人获刑。一时间人们“谈铬色变”。铬,对人体究竟是否有毒?市面上的含铬保健品又是怎么回事呢?
②铬(旧称克罗米),质地坚硬而表面带光泽,我们生活中每天都要与铬打交道。我国历史上很早就开始用铬了。加了铬能增加金属的耐腐蚀能力。另外,铬能增加金属表面的光泽,如自行车和汽车闪光金属的表面都可能镀有铬。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金属铬不溶于水,所以我们在使用不锈钢等含有铬的金属用品时,不必担心铬会进入我们的体内。
③这种蓝白色的多价金属元素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地壳中的铬主要以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形式存在。大气、水体中的铬含量极低,而土壤中的铬虽然含量大,但由于溶解度低、性质稳定,往往不易进入植物中,因此食物中的铬含量一般较低。
④与我们健康密切相关的有两种铬离子——三价铬和六价铬。
⑤六价铬是强氧化剂,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可诱发多种疾病,有强致癌性。目前,美国饮用水的六价铬含量标准是每升水不超过100微克。我国的标准是每升饮用水中不超过50微克,农田灌溉水每升水不超过100微克。六价铬的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铬矿的开采,若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污处理不当,很可能使六价铬污染土壤和水源;另一个方面是皮革加工。不法企业用工业铬盐中和脱色、清洗处理皮革废料,后熬制成工业明胶。这种工业明胶六价铬含量往往超过正规厂家明胶铬含量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如果这种工业明胶流入食品行业,后果不堪设想。
⑥而三价铬则被认为是我们机体需要的一种微量元素。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三价铬是机体中的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参与脂质代谢调节,缺了铬可能有损于血糖控制。在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偶然发现,如果大鼠吃了缺乏三价铬的食物,会有类似糖尿病的表现,而在饮食中添加三价铬后病情会得以改善。因此,现在三价有机铬被广泛用于糖尿病缺铬者(如靠静脉营养而不能口服者)的辅助治疗。
⑦大部分人群每天通过食物的铬摄入量小于50微克。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中铬的安全最大可耐受剂量是儿童100微克/天、成年人200微克/天。人体铬主要通过肾脏排泄。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通过肾脏排出铬的能力约为200微克。
18.文章开头列举铬[gè]污染事件,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9.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报道中的胶囊为什么被称为“毒胶囊”?(5分)
【材料】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9-21题。(共7分)
①1979年,美国地质勘探局的研究人员注意到,在加州帕克菲尔德这个地方,似乎很有规律地定期发生5.5-6级地震,自1857年以来已发生了6次,平均间隔时间大约是22年。最后一次发生于1966年,据此预测下一次应该发生于1988年左右。1984年,美国地质勘探局启动“帕克菲尔德实验”,并在1985年4月发布预测,有95%的把握认为,在未来的5-6年内,帕克菲尔德将会发生一次大约6级的地震,不晚于1993年1月。
②地震学家们认为,他们终于等来了一个可以对地震的发生进行全程监控的机会。帕克菲尔德布满了各种各样的仪器测量地震“前兆”,1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了这项“帕克菲尔德实验”。然而,该来的地震却没有来,反而在1989年和1994年分别在旧金山和洛杉矶附近发生了破坏性地震。2004年9月28日,帕克菲尔德地震终于姗姗来迟,比预测的晚了11年。
③日本地震学界同样经历了一次类似的“滑铁卢”,结果更惨。日本在1965年已开始一项地震预测全国性项目,起初是研究性质的,但是到1978年,日本地震学家们相信在日本中部将很快会有一场8级左右的“东海大地震”。这次预测的理由和“帕克菲尔德实验”类似。日本东海地区据估计平均大约120年发生一次大地震,此时距上一次大地震(1854年)已过了120年,大地震的发生似乎迫在眉睫。日本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严阵以待,却忽视了其他地区。但是“东海大地震”至今还没有发生,却在1995年出乎意料地发生了死伤惨重的神户大地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