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1900字。

  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2014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一)
  语文试题
  手打录入:青峰弦月
  第Ⅰ卷 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世界的古老文字中,唯有汉字沿用至今。浙江省的考古工作者最近公布了一个重大发现:早在五千年前,长江下游的良渚先民就有了“原始文字”。虽然,它与之前别处发现的一些原始文字处于同一时期,尚不能断定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但它与甲骨文乃至汉字的关系依然值得深入研究。
  这一发现出自庄桥坟遗址。它位于浙江省平湖市林壤镇群丰村,是一处大型良渚文化遗址。
  庄桥坟遗址2003年5月被发现,考古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民说,十年来考古人员持之以恒地对出土器物进行研究整理,最终发现,在出土的3000余件(组)器物中,有244件器物或碎片上有刻画符号。在良渚文化的各处遗址中,庄桥坟遗址是发现带有刻画符号的器物最多的。最重要的是,在这批器物中,有两件残石钺两面均刻有“原始文字”。
  著名古文字学者曹锦炎说,之前在良渚文化的多个遗址中,考古人员都曾在一些出土陶器上发现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像在余杭南湖出土的一个陶罐上就有11个刻画符号。有学者就以为它们是“文字”。
  “我们知道,虽然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但从严谨的学术角度看,良渚文化以往的发现尚未有足够证据能界定它们是文字,所以浙江的考古工作者称它们为刻画符号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曹锦炎说。
  曹锦炎告诉记者:这次平湖的发现则截然不同,两件石钺上所刻的已不是刻画符号,而是属于“原始文字”:首先从构形上说,它们不是由简单的几何形线条所组成,而是已经具备了象形文字的构形要素,稍具古文字知识的学者一看就能分辨。其次从功能上说,它们已具备了作为记录语言的必需条件。在这两件残石钺中,一件的A面是由刻有四至五个不同形体的原始文字组成一个短句,另一件的A面则是由重复的两个字构成六字短句,而两件石钺B面也各刻有一个字或两个字。
  曹锦炎说:“尽管我们目前尚不能准确识读石钺上面所刻‘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但认定其属于‘文字’范畴应该是毫无疑义的,尽管其显得有些原始性。”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但是这一传统认识在考古界却认知各异,山东省的丁公遗址和江苏省的龙虬庄遗址都先后发现了原始文字。从年代上看,此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原始文字”与上述原始文字处于同一历史阶段。因此,尚不能断言它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曹锦炎说,学术界目前通常认为,山西的陶寺文化,河南的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和著名的殷墟一脉相承,代表中原文化包括汉字这一支文字体系。而丁公遗址和龙虬庄遗址出土的刻画在陶片上的文字则不同,在构形上与汉字系统毫无关联,它们应该是代表着东夷的一支文化体系。
  至于新发现的良渚文化“原始文字”,从构形上看确与甲骨文有相似之处,但目前尚不能断言它是甲骨文乃至汉字的源头。曹锦炎强调,应该看到,与“满天星斗”的中国史前文化一样,“中国文字的起源同样也是多元的”。
  (有删改)
  1.下列对良渚文化“原始文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浙江省考古工作者在庄桥坟良渚文化遗址的发现即印证了早在五千年前居住在长江下游的良渚先民已在使用原始汉字。
  B.历经十年的发掘整理,研究人员在庄桥坟遗址的出土器物上发现了大量的刻画符号,但对古文字研究具有深远意义的则是两件石钺上的“原始文字”。
  C.之前在良渚文化多个遗址中发现出土器物上有刻画符号并不鲜见,但均未有足够证据界定它们是文字,但此次庄桥坟遗址两件残石钺上所刻的已是原始文字。
  D.庄桥坟遗址所发现的原始文字不但已经突破了刻画符号的简单的几何形线条构形,而且功能上已具备了作为记录语言的必需条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余杭南湖出土的一个陶罐上的11个刻画符号是不是文字,学者们存在争议,但对此次庄桥坟遗址的发现属于“原始文字”则无异议。
  B.因为此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原始文字”与丁公遗址和龙虬庄遗址先后发现的原始文字处于同一历史阶段,所以尚不能断言它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C.考古界本已对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的传统认识认知各异,庄桥坟遗址“原始文字”的发现更是御底颠覆了这一传统认识。
  D.山西的陶寺和河南的二里头、二里岗所发现的刻画符号或文字与段墟甲骨文一脉相承是目前学术界基本公认的事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
  A.庄桥坟遗址所出土的两件残石钺上有多个不同原始文字组成的短句,而正是这个特点使人们认定它已具备了记录语言的功能。
  B.石钺上的象形文字虽然还很原始,且目前尚无法准确识读,但这些丝毫不妨碍我们认定其属于“文字”范畴的事实。
  C.学术界目前通常认为,丁公遗址和龙虬庄遗址出土的刻画在陶片上的文字在构形上与汉字系统毫无关联,它们应该是代表着东夷的一支文化体系。
  D.新发现的良渚文化“原始文字”从构形上看确与甲骨文有相似之处,但良渚文化又地处与丁公遗址和龙虬庄遗址所代表的东夷文化相近的地点,可见中国文字的起源是复杂多元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郑赐,字彦嘉,建宁人。洪武十八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时天下郡邑吏多坐罪谪戍,赐尝奉命于龙江编次行伍。方暑,诸囚惫甚。赐脱其械,俾僦舍止息,周其饮食,病者与医药,多所全活。秩满当迁,湖广布政司参议阙,命赐与检讨吴文为之。二人协心划弊,民以宁辑,苗、獠畏怀。母丧,去。服除,改北平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