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20张,教学设计约6350字。

  《声声慢》教学设计
  河南省实验中学  吕雪静
  【设计理念】
  有人说,幸福是个比较级,有人垫底你才能感觉到。诗词也是比较级,有比较才能更好地鉴赏。
  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在设计《声声慢》这一课时,从始至终都在比较中进行,引导他们学会深入到语言里挖掘其深层意蕴,为此,我这一课设计了三次比较,三次比较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第一次是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给《声声慢》和《一剪梅》搭配朗诵配乐的形式,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片段中比较二者愁情深浅的不同,为第二次比较作铺垫;
  第二次比较是《一剪梅》和《声声慢》相同意象不同修饰语不同表现力的比较,让学生分析相同的意象怎么传达出不同的愁情,通过这次比较,让学生领略李清照高超的语言表现力,同时认识到要把握诗歌情感,除了要关注意象,还要关注意象的修饰语,为下面的比较打基础;
  第三次是让学生根据第二次比较得到的认识,比较自创的山寨版《声声慢》和原版《声声慢》的优劣,再次体味李清照语言的高超表现力。接下来,在三次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从上面的分析中学到的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最后,我仿照余光中的《乡愁》设计了一个续写式的目标检测题,要求根据李清照的身世经历,化用李清照的词句、体现愁情的程度变化。三个句子,正好体现了李清照人生三阶段的三种不同的情感,再次体现了比较教学的理念。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自读、默读、齐读、学生美读等种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领会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质疑来自由疏通诗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品味语言、探究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通过仿写练习来训练语言……总之,希望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和比较阅读,体味词人浓重的愁情,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透视作者情感的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等。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这节课我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