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8590字。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尽管说,技术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来已久,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技术却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并因此而为上流社会所不屑谈及。人们常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反映的就是社会主流思想对技术的忽视;《师说》中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虽不见得就是韩愈的想法,但是至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实际状貌。事实上,只是到了十九世纪,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技术比之前人们的想象要深刻得多。
  一般而言,一种技术正在发挥其作用时,往往处在一个“自我隐蔽”的状态。就像我们所戴的眼镜,当它正常地发挥作用时,它往往是不被我们的眼睛所注意到的。我们的胃、大脑一刻不停地在工作,但是我们一般感觉不到它们的重要。只有胃疼了、病了,我们才会在它的存在而外,感觉到它们是比较重要的人体组织。所以,越是好的、合适的眼镜或越是健康的组织,我们可能越是注意不到它。庄子所言“得鱼忘筌”,收获了鱼,就忘掉了捕鱼的工具,大概也就是对当时一种比较普遍的世象的解说。因此,人们一般习惯认为,技术性的东西只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枝末节,当然也就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
  另外,不管是在古代西方还是在古代东方,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就是不太去追究那些外在于我们的操作方式,而注重其内在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和演绎。而证明、推理和演绎的过程,恰恰是不必诉诸外部经验即一般技术的。它们只是在自身内部进行,在思路、理路里面走。而那些与技术紧密相关的技术操作者往往置身社会底层,其对技术的推动作用的理解还缺少足够的影响力。因此,尽管技术也对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社会思想的主流仍然一直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的特征。就像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笛卡尔也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更说,人就像一根芦苇,一滴水就可以把它压弯,所以人很渺小;然而他又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因着自己的思想而获得尊严,成就伟大。
  近代以来,一些传统开始慢慢改变。曾经作为人类思想的“外在者”的技术,也开始慢慢地进入到我们视野的中心。其实,技术恰恰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凸显了思想的可贵与成熟。也正因为如此,技术的长足进步,也就仍然有赖于人类思想的深入和发展。
  1.对文末“一些传统开始慢慢改变”中“传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更多的是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
  B.技术性的东西只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枝末节,难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C.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其内在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以及演绎。
  D.技术其实就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的进步,凸显了思想的可贵与成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处于工匠和民众劳作技艺层次的技术,很久以来就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B.在过去,眼镜、筌等技术性因素在生活中只被当做旁枝末节,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
  C.学术思想与技术实践的关系相对分离,是古代东方和西方学术传统中相似的特点。
  D.近代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深刻意义,动摇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特征的认识。
  3.对技术在过去长期被忽视的原因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的自我隐蔽特征导致了很多人难以感觉到技术的重要性。
  B.古代学术传统注重对理的证明、推理和演绎,影响了社会主流对于技术的正面肯定。
  C.社会底层的技术操作者对技术的理解没有影响力,难促成人们对技术的广泛认同。
  D.人类发展中主流的社会思想一直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的特征而使技术受到轻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称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节选自《明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疏请练兵自效       疏:上书     B.旋擢礼部右侍郎  旋:后来
  C.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   本:依据     D.光启雅负经济才  雅:非常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光启“雅负经济才”的一组是(3分)  
  ①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 ②练兵通州,列上十议。
  ③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   ④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
  ⑤光启言屯政在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 ⑥盖棺之日,囊无余赀。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光启博学强识,曾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完全掌握其方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