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30个字。
《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
我说的内容是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二十二课《记承天寺夜游》的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一篇抒情散文。全文仅84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对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二)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四篇文言文体裁为游记,与本册第一单元现代文游记刚好可以形成一个对比和补充。在掌握记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同时也走进古人的思想情感世界,通过与上一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作比较,感受苏轼的博大情怀,培养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三)、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
反复诵读,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2、能力训练目标
通过诵读,培养语感。通过问题的探讨和情境创设,培养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比较,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通过诵读,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
(四)、重点与难点
1、依据教材的设置及课标对学生素养培养进程,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
2、由于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量还不多,并且对作者的生活背景、性格情趣了解也不多,所以将“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心境”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法指导:
(一)、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步骤,学生已基本认同通过反复诵读及课文注释的的辅助理解文章的方式。但对于如何通过文章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还略显稚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