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8小题,约7200字。

  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有四大题 28 小题,共 6 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18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1082年,苏东坡途中遇雨,没带雨具,常人在此情况下只有“狼狈”二字,雨点打在竹林发出巨响,不是不寒心的。好一个苏轼,就这样写下宋词中我最爱:
  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③不用“不听”,而用“莫听”。意志力,跟雨声抗衡;莫听,是你可以选择听,但声音也只是外物,你的心可以决定听不到。听不到,着一“莫”字,境界就从容自主起来。
  ④“何妨吟啸”,那“何妨”也是一派优游,反正变成落汤鸡的现实无法改变,倒不如吟起当时流行曲。无法改变的事情,就让它自然存在吧。
  ⑤苏老当时只拿着竹拐杖,穿《倩女幽魂》里的那种草鞋,从头到脚尽湿,没有骑马,真是一步似一生。但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从负面自嘲发掘出乐趣,雨中持杖,穿轻便草鞋,比骑马还轻便。
  ⑥雨停了,“金句”来了。
  ⑦“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境界非常较低的是,好了,雨停了,身干了,雨后自有晴天,人无须在逆境中慌张。
  ⑧苏东坡却更通透无碍,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凭心境自乐,于是,晴天也不是晴天,万法无常之变与他的心境无关。
  ⑨我常常想,万一因时运低而见鬼,也会学苏老,心里无鬼,于是,看不见,看不见,然后转身走开,吟啸:“也无风雨也无晴。”
  ⑩这七个字的境界,值得我们在无常变化的处境中用来做口头禅。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1)吟啸(    )  (2)发掘(    )  (3)萧瑟(    )  (4)口头禅(    )
  3、 第⑤段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并改正。(2分)
  4、第①⑦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1)嶙峋   俨然  纷致沓来   生机盎然   磕磕绊绊 
  (2)恣睢   阑珊  浮光掠影   万壑藏云   分道扬鏖  
  (1)          改          (2)          改        
  6、按要求默写。(每题1分,共8分)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与朱元思书》)
  ④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                   。(《蒹葭》)
  ⑤《醉翁亭记》中通过光线明暗变化描写朝暮景色的句子是:                        ,
  。
  ⑥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曹操的“                           ,                         ”。
  ⑦《关雎》首节中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