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有教学设计,约5850个字。
《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2课时)
庐丰民族中学曾传康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2、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
3、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教学重点)
4、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了解夸张、对比等戏剧技巧。(教学重点)
5、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内容及过程】
课时1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世界文学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吗?他们是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夏洛克吝啬的表现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走进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去寻求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莎士比亚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雨果誉莎士比亚为“戏剧界的神人”。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
三、了解戏剧的基础知识: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