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0740字。
江西省修水琴海学校第二阶段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二)
命题:黄程碧
第Ⅰ卷 选择题(36分)
一、语基(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蕴藉(jiè) 付梓(zǐ) 岑寂(cén) 茗茶míng 奄奄(yān)一息
B、拯(zhěng)救 坍(tān)缩 估(gū)算 沮(jǔ)丧 模棱(léng)两可
C.倚(yǐ) 重 三昧(mèi) 皮萨(sà) 告罄(qìng) 戳脊(jí)梁骨
D.泠(líng)然 迁徙(xǐ) 蓬蒿(hāo) 蜩(diáo)蝉 命途多舛(chuǎn)
2、下列各组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蜂巢 毗邻 拱券 蚁冢 筹划 苦口婆心
B、歧路 棉密 迢远 羡妒 言筌 流毒无穷
C、援例 斩截 岑寂 平添 剥啄 臭名昭著
D、辖制 噩梦 孤僻 撮合 怂恿 哀声叹气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斤斤计较不可。
B.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C.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
D.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B.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
C.从汉阴丈人到宠德公,多少令人神往的风流人物,我们简直不能想象少年的孟浩然,对于一部《襄阳耆旧传》,是何等深厚的一个影响。
D.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就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5.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保持上下文连贯。(3分)( )
____________,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①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
②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
③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
④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⑤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A、⑤②③①④ B、②⑤③①④
C、⑤②③④① D、②⑤③④①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应该将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并重。(《论语》)
B.旧历新年快来了,高公馆这个绅士家庭也忙着准备过新年。除夕的前一天下午,觉慧买了一本小说《前夜》读给他的两个哥哥听,书里的内容激起了觉慧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民痛苦的回忆。(《家》)
C.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但他受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任海岛总督期间,秉公断案、执法如山、爱憎分明、光明磊落。他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堂吉诃德》)
D.在《红楼梦》里,大观园成立了一个诗社——红楼诗社,其中成员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林黛玉)、蘅芜君(薛宝钗)、怡红公子(贾宝玉)、蕉下客(贾探春)、菱洲(贾迎春)、藕榭(贾惜春)。(《红楼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
“美”和“爱”构筑的理想王国
——读《边城》
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叙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一个山水如画的古渡头,有一户独处的人家,住着摆渡的老船工和外孙女。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孙女翠翠情窦初开。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好,那么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