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9650字。难易适度,讲究实用;答案翔实,可直接用于评讲。
铜梁一中2015级语文必修5模块结业考试试卷
(完卷120分钟 满分100分)
制卷 周玉崧
班级 姓名 学籍号
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完成答卷;2.卷面保持整洁,书写要求工整端正。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涎(xián)皮 怂(sǒng)恿 轴(chú)线 咬文嚼(jiáo)字
B. 迤(yǐ)逦 蓬蒿(gāo) 寒砧(zhēn) 茕茕孑(jié)立
C. 簪笏(hù) 汆(chuāi)水 付梓 (zǐ) 得鱼忘筌(quán)
D. 酒馔(zhuàn) 岩岫(yòu) 矜(jīn)育 锱(zī)铢必较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遐想 懿范 惆怅 入场券 委屈求全
B. 告罄 岑寂 尺牍 掉书袋 唉声叹气
C. 布署 拔擢 疏朗 杀手锏 命途多舛
D. 孤鹜 荟萃 悸动 蓬间雀 默守成规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3分)
A.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B.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挥而就达到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C.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小心翼翼,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D.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学贯古今,融汇中西,真可谓学富五车,汗牛充栋。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循路东行,到一座小石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名湖相通的水。 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诗句做出图解。
①水面不大,三面山坡,显得池水很深。
②潭水碧波荡漾,三面的山影倒映在细碎的波纹中。
③山坡上树林茂密,水边石草杂置。
④杂草和石头遍布于潭边,山坡上蓊蓊郁郁的。
⑤月光从树中照进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
⑥透过树的缝隙,月光零落地撒在碧水上。
A.①④⑥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题。(8分)
何谓美学“中国化”
刘悦笛
美学,对中国而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产物,又是中西文化和学术交融的结果。当依据西方学科规范建构而成的美学作为一门西学进入中国时,必然会被烙上本土化的“民族身份”,也就产生了美学“中国化”的问题。其实,从美学在我国落地生根开始,美学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历程,即经历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的”美学的发展进程。
在西学东渐之前,美学在我国文化原生态中只是一种潜存形态,中国古典美学智慧是舶来西方美学视角之后“返身自观”的产物。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