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11480字。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2013-2014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1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8分)
(1)结庐在人境, 。(陶潜《饮酒》)
(2)引壶觞以自酌, 。(陶潜《归去来兮辞》)
(3)闾阎扑地, ; ,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4) ,鸟倦飞而知还。(陶潜《归去来兮辞》)
(5)诏书切峻, 。(李密《陈情表》)
(6) ,外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
袁宏道
庐山之面,在南康,数十里皆壁。水从壁罅出,万仞直落,势不得不森竖跃舞,故飞瀑多,而开先为绝胜。登望瀑搂,见飞瀑之半,不甚畅。沿崖而折,得青玉峡,峡苍壁立,汇为潭,巨石当其下,横偃侧布,瀑水掠潭行,与石遇,啮而斗。不胜,久乃敛狂斜趋,侵其趾而去。
良久月上,枕涧声而卧。一客以文相质,余曰:“试扣诸泉。”又问,余曰:“试扣诸涧。”客以为戏。余告之曰:“夫文以蓄入,以气出者也。今夫泉,渊然黛,泓然静者,其蓄也。及其触石而行,则虹飞龙矫,曳而为练,汇而为轮,络而为绅,激而为霆。故夫水之变,至于幻怪翕忽,无所不有者,气为之也。”客起而谢。
次日晨起,复至峡,观香炉紫烟,心动。僧曰:“至黄岩之文殊塔,瀑势乃极。”杖而往,磴狭且多折,芒草割人面。少进,石愈嵚。白日蒸崖,如行热冶中,微闻诸客皆有嗟叹声。既至半,力皆惫,游者昏昏愁堕,一客眩思返。余曰:“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且而与其死于床笫,孰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客大笑,勇百倍。顷之,跻其巅,入黄岩寺。少定,折而至前岭,席文殊塔观瀑。瀑注青壁下,雷奔海立,孤搴万仞,峡风逆之,帘卷而上,忽焉横曳,东披西带。
诸客请貌其似。或曰:“此鲛人输绡图也。”余曰:“得其色,然死水也。”客曰:“青莲诗比苏公《白水佛迹》孰胜?”余曰:“太白得其势,其貌肤;子瞻得其怒,其貌骨,然皆未及其趣也。今与客从开先来,欹削十余里,上烁下蒸,病势已作,一旦见瀑,形开神彻,目增而明,天增而朗,浊虑之纵横,凡吾与子数年淘汰而不肯净者,一旦皆逃匿去,是岂文字所得诠也。”山僧曰:“崖径多虎,宜早发。”乃下。夜宿归宗寺。(有删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棹:船桨 《归去来兮辞》
B.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再:再次 《滕王阁序》
C.一客以文相质 质:质证,对证 D.诸客请貌其似 貌:描绘
3.下列直接描写瀑布形态的一组是( )(3分)
①万仞直落,势不得不森竖跃舞 ②不胜,久乃敛狂斜趋,侵其趾而去 ③今夫泉,渊然黛泓然静者,其蓄也。 ④白日蒸崖,如行热冶中 ⑤雷奔海立,孤搴万仞
⑥一旦见瀑,形开神彻,目增而明
A.②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②⑤⑥
4.下面对原文内容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段叙述庐山南康有许多瀑布,万仞直落,很有气势,而开先寺那里的瀑布为最美。作者用拟人手法,描绘了瀑水与石头相咬相斗的情状。
B.有人问袁宏道有关文章之道,他认为文章要蓄势,要有内涵,如同又深又静的泉水;文章又要凭气而出,要有气势,如同瀑布。
C.作者一行人去黄岩峰的文殊塔观瀑,山路难走,又热又累,有客人想要往回走。袁宏道用言语激励他们,使客人勇气倍增,顺利到达文殊塔。
D.有人描绘文殊塔那里的瀑布,说像是鲛人织出的白色丝绸,袁宏道认为这个比喻很妙,但此比喻只描绘出了瀑布的颜色,未描绘出瀑布奔涌的动态情状。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不胜,久乃敛狂斜趋,侵其趾而去。(3分)
②杖而往,磴狭且多折,芒草割人面。(2分)
③且而与其死于床笫,孰若死于一片冷石也?(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
林逋
底处②凭栏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③。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端上人:名端的和尚。上人:和尚的尊称。 ②底处:何处。 ③枰:棋盘。葑:菰根,俗称茭白根。葑上田:又称架田。
(1)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2分)
答:
(2)作者在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9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审讯玛丝洛娃的过程中,检察官发表了洋洋洒洒的讲话。他从遗传学的角度认为玛丝洛娃多半生来带着犯罪的胚胎,最后由陪审员写定罪意见。聂赫留朵夫怕被人察觉他与玛丝洛娃的关系,不敢为她辩护。(《复活》)
B.玛丝洛娃上诉被驳回,是因为枢密官斯科沃罗德尼科夫认为聂赫留朵夫出于道德要求决定同卡秋莎结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