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4道题,约8110个字。

  杭州市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请同学们注意:
  1、考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学号、试场号和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祝同学们取得成功!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亵渎(xiè)禁锢(jìn)枘凿(ruì)恪尽职守(kè)
  B.挑衅(xìn)哺乳(pǔ)文绉绉(zhōu)惟妙惟肖(xiào)
  C.教诲(huì)粗犷(kuàng)佝偻(gōu )强聒不舍(guā)
  D.脸颊(jiá)骈进(bìng)强迫(qiǎng)成吉思汗(h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庸碌骸骨迷留之际一代天骄
  B.繁衍阴诲无与伦比意气风发
  C.睿智阔绰温声细语黎名百姓
  D.浩瀚无垠断章取义歇斯底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越来越多的城市青少年喜欢自己在家里消磨时间,而不肯走出家门和别人一起活动,长此以往,人际交往能力怎么能得到提高呢?
  B.三月的杭州太子湾公园里,郁金香和樱花竞相开放了,人潮如织,游客们尽情欣赏着园中的美景。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D.西方的印象派绘画与中国的写意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不是纯客观地描绘自然,而是重在表现画家对世界强烈、独特的个人感受。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是其中的几篇。
  B.《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他的《少年中国说》一文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奋发图强。
  C.《我的叔叔于勒》是英国小说家莫泊桑的作品,选自小说集《羊脂球》。
  D.《隆中对》选自《战国策》,作者是西汉时的刘向,《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昨天的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动员大会上,杭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治堵”新招,严处8类严重影响交通的违法行为。
  B.2013年,杭州市确保拆除城乡违法建筑大约300万平方米左右,力争完成拆除城乡违法建筑375万平方米的任务。
  C.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通信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既有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配套设施资源共享的监管力度,切实解决光纤到户改造入场难。
  D.事实充分证明,中俄两国深化交往与合作是互利共赢之举。两国继续发展并保持各种互惠关系,谋求共同发展和繁荣昌盛,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②更深月色半人家,,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
  ③,。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陈涉叹息曰:“嗟乎!!”司马迁《陈涉世家》)
  7.阅读下面的文字,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分)
  人生在世有很多的时候需要选择,但是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何去何从常常会让我们犹豫不决。过分地彷徨,可能会坐失良机,让机会从面前溜走,造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叹。①,。所以②。除此之外,就是在决策的时候,不要一味地依赖别人的意见,他人并不知道你真实的处境,无法设身处地从你的角度出发来选择。
  8.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5个字。(3分)
  2013年开年以来,国内“社会新闻”占据了中央台《新闻联播》的大部分时段。PM2.5,曹家巷拆迁,问题鱼翅,菜价上涨等民生话题,抢了国家领导人的“位子”,坐了《新闻联播》的头条,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和会议,占据头条的时间竟不到四分之一。元旦当天的新闻评述,主持人最后的一句话是:“中国梦,有一个魂,那就是民生。”
  2013年1月11日,北方地区雾霾天气开始严重起来,此后《新闻联播》开始了长达连续七天的关于PM2.5的追踪报道,平均每天4分54秒,已经接近以往唱绝对主角的“时政新闻”。
  有专家称:《新闻联播》的变化是中国电视新闻向专业化迈进的很重要的一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