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8100字。
   阜宁县明达中学2005年春学期第三次质量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崔巍嵩 
 说明:1、考试范围: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五单元。
 2、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3、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42分)
 一、(每小题3分,计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险衅(xìn)	万乘(shèng)	丧事(sàng)	寂寥(liáo)
 B.枕藉(jiè)		壬戌(xū)		桂棹(zhào)	江渚(zhǔ)
 C.洗马(xiǎn)	提防(tí)		亢旱(kàng)	盗跖(zhí)
 D.筵席(yán)	绮丽(qǐ)		饿莩(fú)		恸哭(tòng)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盘桓		水榭		流觞曲水		挺而走险
 B.秣陵		栖迟		苌弘化碧		洗净铅华
 C.鸽翎		幽壑		前合后偃		悬梁刺骨
 D.鸿蒙		暮蔼		阴谋鬼计		冯虚御风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吾上有三兄,皆不幸闵世。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举酒属客,诵明月三诗,歌窈窕之章。
 D.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授予官职)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同声相应,唱和)
 C.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产生)
 D.论六经《诗经》最葩(华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润扬长江大桥是目前长江上唯一一座由斜拉桥和悬索桥组合成的特大型桥梁。
 B.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优秀品质、高尚精神和先进事迹,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和学习劳模,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C.GDP的增长与否,财政税收的增长与否,社会就业的增长与否,构成了地方政绩考核、官员升迁的主要指标。
 D.看到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神舟”五号航天飞船成功发射,无不使全体中国人感到自豪。
  6、下列各句中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部寓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剧。
 B.清代戏曲家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
 C.中国传统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它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D.《愚溪诗序》是韩愈为《八愚诗》写的序。文章以一“愚”字贯穿全文,把写景、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抒发了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二、(每小题3分,计12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网络世界不是乌托邦
 网络在中国的普及虽然只有六七年的时间,但它却以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开来。作为一项新技术革命的成果,网络在带给人们无尽知识信息的同时,也不可阻挡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但同时又是一个“销魂的磁场”,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教育专家指出,如果对网络形成过度的依赖,将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