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00字)
专家指导:高考科技文阅读题出题陷阱详细批露
http://edu.dahew.com 2005年5月16日 来源:《考试》
高考科技文阅读题的考点内容非常明确,在做科技文阅读题时,考生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还要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才能很容易地识破陷阱,从而会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结合高考实例,笔者总结出科技文阅读题设置陷阱的以下十种主要类型,与考生共享。
一、以偏概全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如2004年湖南卷第8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B项:“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对应阅读材料中原文是“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比较一下,原文中的“多种”却在选项中成了“所有”,犯了将部分替代为整体的错误。
因此,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 “全部”等,见到这些词时,就用笔划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
二、无中生有
是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比如2004年上海卷第2题的A项:“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根据原文来看,三种报纸排名依据均为“发行量”,未提及“国际影响深远”,所以A项“国际影响深远”的说法文中没有事实材料,是凭空臆造的。
因此,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三、张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比如2004年湖南卷第9题B项:“中医学使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药物治疗,有西药所不及的功效。”而原文叙述的是“中国传统医药学……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而B项中把“中医学”的帽子戴在“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头上。
因此,考生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