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本教案分两个课时,约2383个字。
27.包  拯
茂港一中 伍景湖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以及结构形式。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通过本文记叙,认识包拯——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教育学生要为人刚正、廉洁,使学生热爱今天的新社会。
  4.学习利用工具书,学习古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中以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难点:1、学习利用工具书,学习古文。
  2.了解包拯的优秀品质。
课时划分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l、通读课文,熟悉课文。
2、读准下列加点的字音。
讼诉(sòng)   契丹(qì)       涿州(zhuó)
阎罗(yán)   殿中丞(chéng)   惮(dàn)
大茔(yíng)   苟(gôu)      厌恶(wù)
犯赃者(zāng)  官署(shû)      峭直(qiào)
二、导人新课
  “青天大人”是我们对封建社会清正廉明的官吏的美称,其中包拯包青天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今天来学习这篇古文《包拯》。
三、正课 
1.全班齐声朗读课文。
2,比照阅读。
  对照课文,根据下边注释,大体了解本文记叙的相关内容。
  (明确:本文介绍了包拯为官期间发生的几件事,表现包拯的优秀品质。)
  4.补充课文字词解释,再读课文。
  ①主来诉:失主/起诉  ②杀而鬻之:表顺接/代牛
③惊服:吃惊/叹服  ④徙知端州:平迁
 ⑤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因为/率先/  用来/赠送
 ⑥岁满不持二砚归:拿/回乡
⑦使契丹:出使 。
 ⑧其人遂无以对:就,于是/用来/应对/回答
 ⑨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径直/到/官署/门下
 ⑩虽甚嫉恶:即使很,十分
 ⑩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听从/不是/和
 5,请学生分组朗读课文。
 6,请学生试译下列语句。
 A.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明确:(当时)有人偷割别人家的牛的舌头,失主来告状o
 B.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明确:端州这地方出产砚石,先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是敛取贡数几十倍的砚石来赠送给当朝的权贵。
 C.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
  明确:涿州也曾经开城门,刺探边疆军事机密,何必开便门呢?
 D.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收,闻者皆惮之。
  明确:包拯在朝中为官刚正坚毅,(朝中)权贵、皇帝国戚,宦官等因为他而收敛不少。
 E.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