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8370字。紧扣课本,注重基础,突出能力。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东海高级中学
  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2013.11.20)
  命题人:张士先       审核人:马广玉
  注意事项:
  1、考试用时:150分钟。试卷总分:160分。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侘傺(chì)    水蒸气          粗犷(guǎng)        蜇居异境(zhé)
  B. 发轫(rèn)    什刹海(chà)     诳语(kuàng)      震憾人心
  C. 舳舻(zhú)     金麦穗(suì)   炽热(chì)          斑斓多彩
  D. 吮吸(shǔn)    溯流光(sù)    按捺(nài)        饿殍遍野(piǎo)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A. 旅居国外已三十年的刘老先生思念故土亲人。最近,他写信给家乡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B.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19时,备受瞩目的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此前呼声很高的村上春树榜上无名,而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则铩羽而归,最终获奖。
  C.生活中遭受不如意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善于化解,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既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弃,要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D.二十一世纪初这里还是大片农田,如今这里已经高楼林立,绿树成荫,人工湖水光潋滟,商业区人流如潮,给人以面目全非之感。
  3.根据下面的文字,简要概括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2个字)(3分)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戚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一个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选自《乡土情结》)
  4.根据文意,把下列四句诗填到选文恰当的ABCD位置处。(只填序号)(4分)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A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B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C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D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①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 ②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随园记
  (清)袁枚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会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①,禽鸟厌之,不肯妪伏②,百卉芜谢,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