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00字。
第5节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答题指导
【】
熟语指汉语中所有常用的固定词组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是词汇的一部分。熟语包括成语(一毛不拔)、惯用语(铁公鸡)、谚语(不怕慢,就怕站)、格言(有志者,事竟成)、歇后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等。熟语的基本特点是古语性、定型性、完整性和社会性。熟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信息存储量大。熟语的考查是一种新题型,需要掌握常用熟语的意义及用法,在社会交际中提高常用熟语的使用能力。
熟语使用能力的考查一直是热点难点问题,每年的考题中都有熟语的一席之地,其基本走向是:从熟语的结构看,本考点考及的熟语一般为常见四字格熟语。从熟语的来源看,绝大多数熟语是教材中出现过或报刊杂志上经常见到的熟语。从试题的组合看,每道熟语试题所考查的四个熟语,大都是从熟语的意义、对象、色彩、语法功能等多方面进行考查。
正确使用熟语的临场应试,应注意以下五点:
①熟语的意义。要弄清该熟语本身所涵盖的基本义和引申义,不能望文生义,主观臆断,凭想当然办事。如“望其项背”表示登得上或比得上,如果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望尘莫及之义,就难免把其用错。
②熟语的使用对象。有些熟语表面上意义相同,但它的使用对象木同,如果搞不清楚,就容易把熟语用错。如:“日理万机”只能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能用于一般群众;“藕断丝连”只能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不宜用于其他关系等。
③熟语的色彩。有些熟语本身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如果不注意区别,就容易用错。如“处心积虑”、“无所不为”都是贬义词,用在褒扬的场合就不恰当;“冒天下之大不韪”具有书面语色彩,如果把它用在口语中,就不合适。
④熟语的语法功能。有些熟语词义相同,但其语法功能不同,其使用也各不相同。如“莘莘学子”不受数量词修饰,“日理万机’不受每天修饰,谓词性熟语不作宾语等。
⑤熟语的位置。有些熟语由于使用位置不当,造成修饰不当,影响了恰当的表意,如1995年高考题中“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中的“首当其冲”,就是既对熟语的意义理解不当,又修饰不当。
【误区辨析】
考生对于熟语试题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①不能正确地理解熟语的意义,只是凭想当然断定熟语使用的正确与否。熟语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特殊的固定词组,有的熟语本身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单凭对其词素的分解或主观臆断,是不能正确把握熟语的真正含义的。
②不能正确地把握熟语的用法。熟语这个家族成员繁杂,只有从对象、色彩、程度、范围、语法功能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审核,才能全面控制熟语试题的制高点,只从单个或部分侧面人手,难免会把试题做错。
③平时阅读面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