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9050字。

  湖北省黄冈部分县市2013年秋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13年11月13日8:30-11:00    命题:叶仲春  审题:高永平
  注意:1. 卷面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huò)  彳亍(chù)     浸渍(zì)       挥斥方遒(qiú)
  B.颓圮(pǐ)    火钵(bō)      骨髓(suǐ)      桀骜(ào)不驯
  C. 青荇(xìng)  长篙(hāo)     荆棘(jí)         忸怩(nē)不安 
  D. 游说(shuì)  叱(chì)骂     忤(chǔ)视      百舸(gě)争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笙箫        凄婉            橘子州              峥嵘岁月
  B.淬火        酝酿            童养媳              叱诧风云
  C.惆怅        景仰            万户侯              拔地而起
  D.寂寥        酣畅            催化济              婆娑起舞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           的。
  (2)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正逐步由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向中产阶级刚起步的中西部地区        。
  (3)如今,不少老师感慨孩子“不好教”,但这不足以成为体罚学生的理由。转化后进生不可能        。
  A.抗争    扩展  一挥而就                B.抗拒    发展  手到擒来
  C.抗拒    扩展  一蹴而就                D.抗争    发展  轻而易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面对防不胜防的餐桌污染问题,众多人大代表呼吁有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数,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
  C.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高校将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B.戴望舒的代表作《雨巷》,通过“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等意象营造朦胧凄婉的意境,来象征心中的愁怨和彷徨。
  C.《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东周前期二百多年各国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D.《大卫 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它包含了作家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但是,小说并没有采用“纪实”手法,而是“化用”生活真实,创造出新的艺术品,如作者本人是父母双全,却把大卫安排成一名孤儿。但作者父母的形象又在作品中密考伯夫妇身上得以体现。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通过逐水而居,原始人获得了一种简朴然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和初级生产方式,并对河流产生了亲和、依赖和畏惧,推动了人类想象力和终极观念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在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恒河、印度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并诞生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而且,通过河流,纷争不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