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课时,约2700字)
失街亭
文水中学郭桂花
教学目标:鉴赏古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注意古代白话的特点,提高其阅读能力。通过学习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常识,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鉴赏古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教学设想: 一、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语言明白易懂,不必串讲,以学生自己阅读分析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学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分析本篇的这种艺术特色。和课后练习 结合通过与史书比较,分析其不同,并提供相关资料以加深思考认识。
三、《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可向学生作些介绍,还可以建议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关于其形成及作者可见《读本》P235。
教学方法:自读法、点拔法、讨论法、朗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导语:我们熟悉“大江东去------”,一定也熟悉这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一首《西江月》——《三》卷首词,也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但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每当这首歌回响在耳畔,我们的思绪都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的画面,引向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你能举一些吗?而节选自第95回和第96回的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也早已脍炙人口,令人感叹不已。
一、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了解《三国演义》(《读本》235和注释)及相关的第95回和第96回梗概。
1、需要重点注意下列字词(见质检一到五题)
谡 su 叡rui 偏裨pi 掎ji角 垓 gai心 文几ji 殛ji 鲧gun 隳
干系 疑兵 城垣 哨见 鼓噪 什物 熟谙
2、弄清众多出场人物
列出蜀、魏双方出场人物,弄清相互间的关系
3、介绍《三国演义》第95回和第96回的梗概,尤其是所选的梗概,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第95回梗概: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的军营围困在一座土山上,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马也频频失利。司马懿兵到西城,诸葛亮临危不惧,用空城计吓跑了司马懿。
第96回梗概:马谡自缚后前来请罪,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然后又上表刘禅,自贬三级。曹休准备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结果曹休中计大败。
节选部分通过魏、蜀两国对街亭的争夺战役的描述,赞扬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