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110字。

  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简案(教师用•吴洪波执笔、执教)
  目标:了解如何辨析和分化语句歧义,从而在语言表达中尽量避免歧义。
  重点:了解语句歧义的产生原因、歧义句的类型,并且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难点:辨析歧义句的不同意义。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自学教材,理解有关概念,了解句子歧义的产生原因、歧义句的类型,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基本方法;完成课后习题一。
  一、导入
  指出下面新闻标题中的歧义。
  ①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②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第①句 一是“别送礼品/(要)送祝福”的意思,二是“别/送礼品、(别)送祝福”的意思。第②句的名模孙燕可以是“拍摄者”,也可以是“被拍摄者”。
  第①句是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第②句是语义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歧义,尽量在说话和作文中避免歧义。
  二、自学教材,理解有关概念
  1、歧义的概念。歧义是指同形语句同时具有两个意义,属于高考六大病句类型中的“表意不明”类。“歧义”与词的“模糊”义、“笼统”义不同。如“新”的词义是模糊的,“新”与“旧”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新汽车牌照”的“新”有歧义,“新”可能指“汽车”,也可能指“牌照”。又如“他买了一双鞋”中的“鞋”就是笼统的, 并未表明是男鞋还是女鞋,是皮鞋还是布鞋;而“他走了一个小时了”中的“走”,既可以理解为“行走”,也可以理解为“离开”。
  2、歧义的类别
  ※口头歧义是指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造成的歧义。如“这是zhi ái物质”有“致癌”与“治癌”两种理解。
  ※书面歧义则是写出来有歧义。如“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中的“晚上“就有两种理解。两种理解分别是:后一点上山//晚上、夜晚。
  ※词汇歧义是指某个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
  同音歧义:“他原来住这里”的“原来”有“以前”和“发现了真实情况”两种含义。 多义歧义:“菜不热了”的“热”有“不热了,凉了”和“加热”的含义。 多音歧义:还贷款四万元有“hái,仍旧”和“huán,归还”两种含义。
  ※组合歧义是同一类型的结构都可能会有歧义。如“咬死了猎人的狗”的“咬死”既可以涉及“猎人”,又可以涉及“狗”。“撞倒了他的自行车”的“撞到”也是如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