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3张。介绍孔子,诵读入境,读懂文言,一一对照译文,深化解读,用心积累,成语。有教学设计,约2100个字。

  《论语》八则教学设计
  【教学构想】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书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课本所选八则的关于学习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倦。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这八则语录,深刻地阐述了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师、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倡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辞约义丰,精练传神。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3.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论语>八则》前四则
  一、激趣导入:
  (课前投影《论语》中的学生可能知道的一些名句,营造氛围。)
  同学们知道课前屏幕上播放的这些句子都是出自哪一本书?
  你知道《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吗?
  投影出示相关介绍:
  《论语》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四书”之一,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论语》还是出成语最多的书。
  《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
  《论语》在影响世界历史的100部名著排行榜中排第11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