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000字)
单位;河北省望都县固店高中
姓名:杨喜然
【课前背诵】
原文:           遣悲怀·其二 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赏析点拨:诗人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写人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

【识记基本知识精选】
一、生字
省(xǐng):知道。
衔(xián):用嘴含,此文为“怀着”。
殁(mò):死亡。
孥(nú):①儿女。②妻子和儿女。
汴(biàn):河南开封的别称。
遽(jù):①匆忙,急。②惊慌。
辍(chuò):中途停止,此为离开。
嗣(sì):①接续,继承。②子孙,继承人。
敛(liàn):同“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窆(biǎn):葬时下棺入穴,即下棺入土。
飨(xiǎng):用酒食款待人,泛指请人享受,一说鬼神享用祭品。
二、词语
羞:“羞”通“馐”,美味食物。
世:“世”通“逝”,死去。
曷:“曷”通“何”,什么。
怙:依靠。
戎:军事、军务。
果:成为现实,实现。
旅:旅居,在外地。
诚:假设连词,如果,果真。
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抱:忍受。
比:近来。
殒:死亡,这里指损害。
抑:表选择关系的连词,还是,或者。
吊:抚慰。
兆:坟地,坟墓。
尤:怨恨。

【基础知识必备】
一、课文导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祭奠类文章的写法。
2.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3.识记并掌握“怙”“殁”“省”“薨”“孥”“飨”等字的音、形、义。
4.了解本文记家常琐事,表现作者与死者亲密关系和无限的哀痛之情及形式上破骈为散,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泣边诉,催人泪下的特点。
(二)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
作家作品: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三岁而孤,由嫂郑氏抚养成人。贞观八年(792)中进土,先后任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职。任监察御史时曾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平淮西吴元济有功,迁为刑部侍郎。后二年,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几被杀,经裴度等援救,改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奉召回京,为兵部侍郎,又转吏部侍郎。世称韩吏部。卒谥文,后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所作《原道》、《原性》、《师说》等对后世影响很大。在文学上主张“词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反对形式主义的骈偶之风,倡导并推行“古文运动”,与柳宗元一起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富于逻辑性与规范性的文体。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改革精神的散文。被人称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散文对后世影响很大。有《韩昌黎集》。本文是韩愈为他的侄子韩老成写的一篇祭文。祭文是祭奠亲友的一种文体。祭文的体式不尽相同,有的在于称颂死者,多华而不实。有的追溯往昔,以叙写悲哀为主,侧重抒发悲痛之情,缅怀死者生前事迹,歌颂死者的某种精神。本文即属于后一种祭文。自汉魏以来,
【强化练习题】
(60分 50分钟)
一、基础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形单影只(zhī)       闻汝丧(sàng)之七日
B.虽万乘(shèng)之公相    及长(zhǎng)
C.尚飨(xiǎng)        不省(xǐng)所怙(hù)
D.请归取其孥(nú)       并令守汝丧(sàng)
2.下列加粗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A.比(等到)得软脚病      辍汝而就(接近)
B.不省所怙(依靠)       遽去吾而殁(立刻)
C.其又何尤(怨恨)       抱无涯之戚(忧伤)
D.远具时羞(准备)       止一岁(只)
3.下列句中加粗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B.将成家而致汝
C.去今之墓而葬焉        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读音、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少孤           ③从嫂丧来葬
②吾与汝俱少年        ④以待终丧
A.①和②读音相同,意义也相同。③和④读音同,意义也相同。
B.①和②读音不同,意义相同。③和④读音相同,意义不同。
C.①和②读音相同,意义也相同。③和④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
D.①和②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③和④读音不同,意义相同。
5.下列各句与“莫如西归”的“莫”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B.愿不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C.侧目莫敢过其门
D.莫能与之争
6.下列各句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有(   )
A.从嫂归葬河阳         B.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
C.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D.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7.对下列短语中加粗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4分)
①乃能衔哀致诚        ③吾书与汝
②将成家而致汝        ④东野之书
A.①与②词性和意义都相同;③与④词性不同,词义相同。
B.①与②词性和意义都不同;③与④词性相同,词义不同。
C.①与②词性相同,词义不同;③与④词性和词义都不同。
D.①与②词性不同,词义相同;③与④词性和词义都相同。
8.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