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份。

  第16课  逍遥游(节选)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基础巩固(20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鲲鹏(kūn)       坳堂(ào)
  蟪蛄(gū)  抟扶摇而上(chuán)
  B.学鸠(jiū)  舂粮(chōng)
  蓬蒿(hāo)  抢(qiāng)榆枋
  C.晦朔(shuò)  決起(jué)
  迁徙(xǐ)  恶(wū)乎待哉
  D.尘埃(āi)  榆枋(fāng)
  泠(lěng)然  莫之夭阏(è)
  解析 A项,抟tuán;C项,決xuè;D项,泠líng。
  答案 B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到,往。
  B.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匹:比。
  C.未有知其修者  修:长。
  D.绝云气,负青天  负:依靠,依仗。
  解析 D项,负:背负。
  答案 D
  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之二虫又何知 ②均之二策 ③虽然,犹有未树也 ④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解析 ①②项“之”均为代词“这”,③④项“虽”均为转折连词“虽然”。
  答案 A
  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众人匹之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虽然,犹有未树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解析 A项,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B项,果然:古义为吃饱的样子。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C项,虽然:古义为虽然如此。今义为转折连词,用于上半句。
  答案 D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逍遥游》其实无形地拓展了我们的想象空间,告诉我们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的小也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②也就是说人的这一生,有生之年小大之境应用起来完全不同,会带给你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人生。
  ③因为真正的大与小,不仅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
  ④所以大与小呢,它绝不单纯是一种文学化描写的境界,更多的时候它表现在生活中很多实用的规则里。
  ⑤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一个核心的命题,就是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做这类题目关键要找出体现语段中心或主旨的关键句或领起句,然后根据各句中的关联词语、逻辑关系等合理排序。⑤为领起句,引出文段主要话题,①为主旨句,③对①作解释分析,④是由①③得出的结论,②是对④进一步具体的解说。关键词语:“其实”“因为”“所以”“也就是说”。
  答案 ⑤①③④②
  二、阅读精练(40分)
  (一)课内精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
  ……
  第17课  兰亭集序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基础巩固(20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流觞(shāng)  会稽(huì jī)
  嗟悼(juē dǎo)  激湍(tuān)
  B.修禊(qì)  癸丑(kuí)
  彭殇(shāng)  虚诞(yán)
  C.骋怀(chěng)  静躁(zào)
  世殊(shū)  峻岭(jùn)
  D.悟言(wú)  俯仰(fǔ yǎng)
  曲水(qǔ)  群贤(xián)
  解析 A项中的“会”应读“kuài”,“悼”应读“dào”;B项中的“禊”应读“xì”,“癸”应读“guǐ”,“诞”应读“dàn”;D项中的“悟”应读“wù”,“曲”应读“qū”。
  答案 C
  2.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                                                (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C.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D.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解析 C项,趣—取。
  答案 C
  3.下列句中与“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中“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解析 例句中“若合一契”是“像符契一样相合”的意思,可见其中“一”有“一样”或“相同”的意思。A项中“一”指“一杯酒、一首诗”,表示数量;B项中的“一”有“全部”的意思;C项中的“一死生”是把生和死看得一样,这里的“一”有“看作一样”的意思;D项中的“一”指抒发感慨的原因“一样”或“相同”,因此它与例句中的“一”是相同的。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解析 A.古义:襟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C.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D.古义:这个地方;今义:次要的地位等。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不是文言特殊句式的一句是                                     (  )
  A.当其欣于所遇
  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解析 A、C、D三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答案 B
  二、阅读精练(40分)
  (一)课内精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
  第18课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基础巩固(20分,每小题4分)
  1.下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苇草(wěi) 蔑视(miè) 濒临(pín) 卑贱(bēi)
  B.愚蠢(chǔn)  飓风(jù)  遏制(xiē)  禽兽(qǐn)
  C.纵使(zòng)  矫正(jiǎo)  俯瞰(kàn)  神秘(mì)
  D.颤抖(zhàn)  星宿(xiù)  肆意(sì)  孤寂(jì)
  解析 A项“濒”应读“bīn”;B项“遏”应读“è”,“禽”应读“qín”;D项“颤”应读“chàn”。
  答案 C
  2.下列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
  A.毁灭  尊严  愁怅  瞠目结舌
  B.深渊  缩影  荒唐  钟灵毓秀
  C.强烈  轻篾  圣徒  断壁残垣
  D.致命  嘲讽  回荡  轻歌慢舞
  解析 A项愁—惆;C项篾—蔑;D项慢—曼。
  答案 B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11年世锦赛激战正酣,首轮虽说波澜不惊,但是仍然有很多镜头值得回味,杜兰特那雷霆万钧的一扣拉开了精彩比赛的帷幕。
  B.他笔下的荷花没有“浓厚华滋”的泼墨泼彩,淡淡妆天然样,亭亭玉立,不矫饰不放浪。
  C.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他们不知道,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D.热心传统,值得褒扬,但把老北京人想象成个个峨冠博带、宽袍大袖,未免滑稽,不符合历史。
  解析 “别无长物”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或俭朴。句中理解成没有其他特长,显然是望文生义。A项,“雷霆万钧”比喻威力极大。B项,“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D项,“峨冠博带”意为高高的帽子和宽大的衣带,指古时士大夫的装束。
  答案 C
  4.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以孟津一高2012届6班班委会的名义,向学校的李校长写一封邀请函。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限80字以内。
  ①高中三年以来,孟津一高2012届6班学生发展势头很好,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爱好广泛,多才多艺。
  ②该班学生要举行“青春与梦想”文艺晚会。
  ③文艺晚会于2012年5月4日晚8点开始。
  ④文艺晚会在学校大礼堂举行。
  ⑤仅有35天,同学们就要走上高考考场,开始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