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9040字。
2013年秋期南阳市五校联谊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3.11
  考试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第Ⅱ卷(表达题)和答题卷三部分,其中第Ⅰ卷(阅读题)1~8面,第Ⅱ卷(表达题)9~10面,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请将第Ⅱ卷答案答在答题卷上指定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用机读卡的同学直接把单项选择题中的答案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交上,试题卷自己保存。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的“城管”
  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中国至少在夏商周的“三代”时期就有城市了,但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如齐国的首都临淄,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有7万户,仅以现代一户3口的最低标准来算,总人口也达到了21万。城市大了,人口多了,治安、卫生、交通等一系列问题也就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古代城管应运而生。从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是真正的“综合执法”,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
  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胥”,或称“卒”,还有称“市吏”“监市”等等。但在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在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街道司”,并相应成立了由500名兵士组成的执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明代的北京,由相当于今北京卫戍区或武装警察部队的“五城兵马司”来承担现代城管局的大部分职能。清代的北京,还专设了“督理街道衙门”,主要负责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破坏公用设施、侵占下水道等不良行为,都是督理街道衙门的执法对象。到了晚清,西方的一套城管制度被引入中国,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
  在古代,现代城管中的两大难题——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同样十分突出,且历代不绝。古代城管也为此伤透脑筋。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不少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要在门面(正铺)外多占一块(偏铺)。在李显(唐中宗)当皇帝时的景龙年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发布了一则当时的最高“城管通知”:两京市场上各行业,凡自有正铺者,不得在铺前再建造偏铺。宋代称占道经营为“侵街”,为了防止侵街行为的发生,宋代城管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标记出范围。这与现代街道画线一样,一旦超出就要被制止,当时的“城管队”会经常检查是否有人侵街。到明清,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违建更突出。
  《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即摆摊设点至少要远离政府办公地30米,也不能离民房大近,要在1米5以外,由监市负责督管。对占道经营有严厉的惩罚:“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挨打后,还得恢复原状。《宋刑统》也有类似的规定,“侵巷街阡陌”条:“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对乱倒垃圾、影响环境卫生也有规定:“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把尿屎垃圾弄到街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不只当事人倒霉,连“城管队长”都跟着挨杖打。宋仁宗在搞城管方面颇有创意,他在要求开封府官员强拆违章的同时,特别指示相当于现代司法机关法院的左、右军巡院,配合“开封城管”行动,“惩治侵街者”。明代对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以及在禁区内随地大小便、摆摊设点、取土作坯等行为,也一律“问罪”,涉事者要被强行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即所谓“枷号一个月发落”。撒泡尿也要遭受这么大的罪,这样的城管手段不可谓不狠!
  1.下列有关古代“城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城管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首都临淄。
  B.古代城管同时也是士兵,晚清时才换由警察承担这一任务。
  C.虽然古代没有“城管”这种叫法,但是现代城管的职能在古代常由相应的一些机构承担。
  D.宋代城管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是现代城市管理者在街道上画线的源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规模小,功能不完善.不需要专门的城管人员来管理。
  B.一些令古人伤透脑筋的城市管理问题,同样也让现代城管部门头痛不已。
  C.古代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等越来越多,很难禁绝。
  D.为防止“侵街”,避免随意违章搭建,宋仁宗曾集合多部门“综合执法”。
  3.古代对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唐代摆摊在政府办公地30米以内者,要马上恢复原状,否则将被“杖七十”。
  B.宋代法律规定,有人破坏公共卫生,当事人受罚,“城管队长”也要挨打。
  C.宋代对于违章建筑,不仅要强行拆除,有时还要求司法机关对相关人员进行惩治。
  D.明代规定,破坏公共设施、随地大小便者,要被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与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
  狄仁杰使岐州,遇背军士卒数百人,夜纵剽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