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4份,每节1份。

  积累与运用
  1.依次填人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句是(  )
  (1)适逢深秋时节,________江碧舸流,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________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
  ①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②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③叶,相触在云里;根,紧握在地下。④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1)句横线后面的句子是景物描写,“江碧舸流,色彩绚丽,美景尽览”都是四字,音节整齐。如果选②,“山红林染”既是景物描写,也是四字音节,与后文前后和谐一致。而以“独立洲头俯瞰”领起,使“瞰”与“染”、“览”正好押韵,不仅音节整齐和谐一致,而且内容层次清晰。(2)句先从内容上看,横线前面分明是写树根,后面分明是写树叶;从形式看,横线前后两个句子的韵脚分别是“起”、“意”,而④句韵脚是“里”,正好押韵。
  答案 D
  2.分别比较下列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①叙述角度前后不同,前句是“山顶上”,后句是“宝塔”,文意不够贯通。③句法单调、板滞,不如④用“这些活”与上句宾语(即“这些活”指代的内容)相接,自然、紧凑。
  答案 D
  3.在语段的甲、乙两处,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四公里处,(甲)________。这是三国时蜀主刘备兵败临终托孤之处,(乙)________。白帝城扼守瞿塘峡的西口,江面狭窄,水势湍急。
  甲a.高峡背依,长江下临,形势雄壮。
  b.背依高峡,下临长江,形势雄壮。
  乙a.城内有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
  ……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解析 C项采用了拟人的修辞,但不合事理逻辑,既然是“面对风暴的欺凌”,江河就不可能是“寂然无语”。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他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牵挂和守望呢?
  解析 A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描写乡村宁静之景,与西湖边璀璨的华灯络绎的游人这种热闹之景不符。B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写梅的。D项,“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写夫妻之间的。
  答案 C
  3.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的四种分析,哪一种更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 (  )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该似的。
  A.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
  ……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措辞得体的一项是 (  )
  A.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震悼。
  B.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C.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解析 B项,“赏识”用在上对下;C项,应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语体,与语境不符;D项,根据内容,应是对话,该用口语语体,而“身体欠佳”是书面语体。
  答案 A
  2.从语体风格来看,下列句子中,有一句与其它三句不同,这一句是 (  )
  A.实行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给违反纪律的党员以应有的批评或处分。
  B.幼儿园的小朋友,从明天起,下午两点钟进幼儿园,每天可以在家午睡。
  C.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D.对于确属坚持错误意见和无理要求的人,要给以批评教育。
  解析 B项是口语,其它为政论语体。
  答案 B
  3.下列各句加点的敬词使用正确的是 (  )
  A.他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山区中学就教十余年。
  B.今日亲聆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
  C.先生辱临寒舍,甚感荣幸。
  D.明早你在舍下等候,我准时前往请教。
  解析 A项,从外地到这里常用“执教”,强调自己从事某项工作应为“从教”;B项,“先贤”指死去的名人;D项,“舍下”称自己的住处。
  答案 C
  4.下列标语符合张贴场所要求的是 (  )
  A.争分夺秒,多拉快跑 (某铁路道口)
  B.生产搞上去,人口降下来(某火葬场近邻)
  C.失败是成功之母(某考场)
  D.陡坡,慢!(某盘山公路下山方向)
  解析 A项,道口处强调的应是安全,不应是速度;B项,易伤害死者亲属的感情;C项,是特定场合扫兴的话。
  答案 D
  5.下列句子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  )
  A.请问您老人家今年多大了?
  ……
  积累与运用
  1.1972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来华商谈尼克松访华,需要发布一个公告,因措辞而陷入僵局。中方认为,因为尼克松总统首先表示出有访华的意愿,我方才提出邀请;美方认为,应该邀请在前。如果在下面文句中加上两个字就能打破僵局,显示双方都主动,这两个字是什么?加在哪里?
  尼克松总统要求访华,我们真诚邀请总统访华,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句首加上“获悉”二字。
  2.保单中一般会有下列条款:保险责任、责任免除、受益人的指定和变更、保险金的申请等。但保险人却很少想到用投保人的思维方式开门见山地回答这些问题,吸引投保人的注意力。一份条理清楚、一目了然、通过与投保人对话形式出现的保单自然看起来更可读、可信。以下是传统保单中的一段话:
  损害发生时是公司雇员的申请人应即时提出索赔申请,否则将会导致申请人丧失本条款项下的保障。
  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可改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您可能无法获得本条款项下的赔偿,如果您在损害发生时是公司雇员,并且您没有在损害发生时提交事故报告。
  3.日常交际中,注重用语礼貌、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________您________”。
  (2)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先生________”。
  答案 (1)恭候 光临 (2)雅正
  4.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讨口彩是利用语言的谐音和一些事物的特性,人为地加以创意,从而获得新的寓意,来寄托人们的某些良好的心理意愿。除夕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鱼,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吉利。新年里家家吃年糕,也深含一个吉利主题:“________。”年节里小孩子不慎将碗打碎,大人赶紧说一句:“岁岁平安。”汤圆和月饼之所以总受欢迎,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的含义。
  讨口彩的反面就是形形色色的语言禁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