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5张,课件制作素净淡雅,注重方法指导,配套教案、说课稿约4010字。


  开启“怀古”诗词赏鉴之门 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语文组 高娜
  一、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之文学常识、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①理解“借古抒情”的三条路径: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古喻己。
  ②用作文课所学的“联想三路径”(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对联想)
  来分析词中景物与典故。
  ③学习准确品析 “怀古”诗词中诗人(词人)的心志情怀。
  3、情意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情与史的有机联系。
  2、背诵两首词,感受两首词不同的情感。对比鉴赏苏轼与辛弃疾各具特色的豪放词风格。
  三、教学难点:
  以“景”衬“情”、以“史”知“情”是鉴赏方法。
  四、教学方法:
  探究法 、比较阅读法。
  五、教学时数: 
  1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巧用问答导课标
  1、今天我们讲两首词(幻灯片1)这两首词的题材是一样的,都是什么?
  学生齐答:咏史怀古词
  2、知人论世,请看一下时期有何不同?
  学生齐答:第一首的北宋时期苏轼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二首是南宋辛弃疾写的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 咬文嚼字明概念
  说到“怀古”两个字,我们学过两类怀古诗词。一类是“登临怀古”,一类是“咏史怀古”,二者如何区分?有何异同?
  师生探讨,明确:
  是否到史实的发生地是区分这关键。
  咏史怀古诗词 异 同
  登临怀古 身临其境,触景生情 用典
  借题发挥
  咏史怀古 思接千载,联想古人
  三、 咏史手法三板斧
  咏史怀古之特点是:用古人典故,借题发挥。
  一般来说,都是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细分咏史之手法有一下三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