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6道题,约6880个字。

  茂名市贵子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二)
  九年级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1、本试题共4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否则视为无效答案。
  第一卷(20分)
  一、本题分4小题,共8分。
  答题提示:第I卷的1-4题读一遍,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题号上;第II卷的ll题读
  两遍,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考生可以边听边答题,录音只播放一次。
  一、听说能力,本大题4小题。
  1、听读词语,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喧嚣倏地矢志不移B、肆虐殉职夜不能寐
  C、斟酌率先弄巧成拙D、裨益热忱循规蹈矩
  2、听读下面一段新闻,指出下面记录和原文不一致的一项()
  A、习近平主席出席首脑会议的时间是9月20日。
  B、四点看法的第三点是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
  C、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出席首脑会议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
  D、中国为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有五项。
  3、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男方认为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
  B、女方认为发展旅游业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要依靠经济的高速发展。
  C、茂名要建设成为“粤西经济强市”,要成为“粤西璀璨的明珠”。
  D、黄金周期间,我市的景区出现旅游者“人挤人、人挨人”、“白天看人头,晚上睡地铺”等现象。
  4、下面是对男方辩论理由的概括,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利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B、很多行业都快速发展了,旅游业就更应加快发展,否则就拖了经济的后腿。
  C、我市景区接待能力有限。
  D、开发建设了新的旅游景点,应会带来好处。
  二、本题分2小题,共4分。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B.每当放学的时候,拥挤的车辆和人群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C.优美的文章让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D.信客教地理绘声绘色,效果奇佳。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D.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本题分4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7——10题。
  【甲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
  鹿畏貙(1),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2)发人立(3),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4)持弓、矢、罂、火而即之(5)山。为鹿鸣以感其类(6),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7)而至。其人恐,因(8)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挽裂(9)而食之。
  今夫不善(10)内而恃(11)外,未有不为罴之食也。柳宗元《罴说》
  【字词释义】
  (1)[貙(chū)]兽名。(2)[人立]像人一样站立。(3)[寂寂]悄悄地。(4)[之]往,到。(5)[趋]快跑。(6)[因]于是。这里的“因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7)[捽(zuó)搏挽裂]揪住扑搏撕咬,撕得四分五裂。(8)[善]使……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9)[恃(shì)]依赖,仗着。
  7、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通外直
  C.安求其能千里也/先帝称之曰能D.故虽有名马/故不为苟得也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罴之状,被发人立被:同“披”
  B.为鹿鸣以感其类类:指鹿的同类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等同
  D.策之不以其道策:马鞭子
  9、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楚之南有猎者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伺其至其真无马也
  C.不善内而恃外者执策而临之D.策之不以其道为鹿鸣以感其类
  10.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道出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